通威刘汉元:光伏行业会掀起一轮新的高潮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 · 2025-11-18 13:30:11

11月17日,在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接受数字新能源DataBM.com在内的多家媒体的采访时,多次表达了自己对光伏行业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畅谈对光伏行业发展当下存在的问题、机遇和未来。......

“事实上,我们现在看到是在这一次腾飞之前的黎明前的黑暗或者是纠结,相信过了这个时期以后,源网荷储四部分一起发展,我们的能源转型将迎来一个更快的加速和质变的时期,值得我们大家去期待。”

“作为(能源转型)中主要环节的参与者和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光伏行业机会应该在今天的5倍10倍以上,值得大家去积极看待。”

11月17日,在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接受数字新能源DataBM.com在内的多家媒体的采访时,多次表达了自己对光伏行业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畅谈对光伏行业发展当下存在的问题、机遇和未来。

关于光伏反内卷和自律

“尽管低于预期,但我们到现在为止,对行业自律的有效完成和实施仍然充满信心。”

今年下半年以来,“反内卷”成为光伏行业重点工作,备受行业内外关注。然而,时至今日,距离预期还有相当的距离,但在这过程中也有质疑“垄断”的不同声音。

刘汉元认为,防内卷、防过度内卷反垄断是不同时期全世界共同面临的话题。

“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像我们这个时期,绝大部分需要防的是过度竞争、无序竞争、过度内卷,发达国家寡头已经形成的产业已经基本上清晰的这部分行业产业,他们可能更多的是防寡头垄断。”“认清我们形势、发展的不同阶段。”

而“反内卷、防过分内卷”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相比之下,垄断在中国许多行业中尚未形成气候,不应过早、过急地套用成熟的国际反垄断模式来应对内卷问题,否则可能产生政策与现实的错位。而当前光伏行业产能整合工作虽低于预期,但仍然对其充满信心,核心挑战在于观念共识与行业自律的形成。

一方面是理念共识问题,怎么样理解反垄断和反内卷力度以及在不同时期行业的主要矛盾,是首要问题。

刘汉元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在当前以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反内卷、防止过分内卷仍然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主要需要解决的矛盾。”

他认为,很长一段时间内,在中国的很多行业里,很难形成垄断,“现在以西方成熟的反垄断模式去防止内卷,可能会有一些矛盾。”

第二是适度自律的问题。刘汉元认为,全世界的行业都需要在适度过剩基础上自律控产。“我们的产能如果全都要100%开,稍微需要多一点的时候怎么办?因此一定有冗余的生产能力来支撑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变化。”“一定富余的产能怎么样能够理性的协同发展,这就是行业同行们大家需要回答的问题。”

“在经济短缺时期能发展多少发展多少,能跑多快跑多快,能生产多少卖多少。可是,在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要考虑良性生态环境和行业共识如何形成。”

他呼吁光伏企业需秉持顾全大局理念,在保障自身生存的同时维护行业生态,通过适度竞争实现协同发展。

交流中,刘汉元也多次表达了对行业“反内卷”和自律工作目标最终达成的坚定信心。

“全世界这个产业95%(的产能)在中国,80~85%在5家以上的龙头企业,而且都在中国,同样的文化,同样的法规,同样的语言,我们相信大家能够形成这种共识。”

“尽管低于预期,但我们到现在为止,对行业自律的有效完成和实施仍然充满信心。”

关于光储融合发展

“源网荷储四部分一起发展,应该将使我们的能源转型还有一个更快的加速期和质变期。”

11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截至2025年9月底,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1亿千瓦,与“十三五”末相比增长超30倍,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已跃居世界第一。

在刘汉元看来,这种高速激增,正是基于中国制造的高质量低成本可靠性产品上所取得的规模,储能与光伏一起为中国的新一次能源转型贡献了关键支撑。

他认为,在过去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光伏和风电一直在解决发电成本如何低于“煤电”的问题,这一目标的达成也造就了光伏装机的爆发式增长。但也由于爆发式增长,带来了电网调控能力不足、弃风弃光、以及安全等问题的产生。

刘汉元认为,去年和今年是光伏行业“第二次黎明前的黑暗”,要解决的问题是新型能源电网的体制、机制改革到位,以及整个储能体系经济性应用的发展。

“今年底、明年,最迟后年,中国将形成西北地区集中发电,源端储能、途中储能、用电末端储能相结合,在‘西电东送’的过程中,结合储能一体化发展,最终在东部主要用能地区实现小于等于0.5元/千瓦时的综合电价体系。”

他预言,10年以后、20年以后,全部新型储能系统支撑的新型能源电网的建设,就有了物理上的路径和经济上的基础。“目前在这一次腾飞之前,(行业还处于)黎明前的黑暗或者是纠结中,”“相信过了这个时期以后,我们的能源转型还有一个更快的加速和质变时期,值得我们大家去期待。”

关于未来空间

“未来5年,我们的风光发电、储能产业、新型能源电力体系产业的发展会掀起一轮新的高潮。”

十月的“十五五”规划建议首次明确了“能源强国”的概念,也为光伏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描绘出了新的增长蓝图。同时,可以看到,随着今年六月份以来,反内卷政策的深入贯彻和推进,市场对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信心已经在快速回流,表现在二级市场上,光伏概念板块重新走上了企稳回升的通道。

交流中,有记者问及光伏未来的市场空间时,刘汉元回答很直接:“在看得到的未来产业里面,现在你所说的投资标的(光伏),还是最好的标的之一。”

随后他分析到,中国的多晶硅生产能力占全世界的95%,全世界一共才只有6个国家能够生产多晶硅,中国占了全世界的95%,电池组件环节、拉棒切片环节都占了85%以上到95%以上的份额,而这一个产业是推动全人类碳中和的主要的产业,在聚变和其他没有成之前,几乎是唯一的转型的生力军

“中国在这个行业里面已经取得的优势,引领人类的能源转型,推动中国的能源变革,实现人类的可持续的发展,可以说商机无限。”

相比较最近炙手可热、想象空间巨大的人工智能等科技概念,刘汉元坚定站队新能源:“能源的转型已经是现实的需求、客观的需求,并且正在变革过程当中,但人工智能有可能还有不确定性。”

“作为其中的主要环节的参与者和龙头企业、链主企业,机会应该在今天的5倍10倍以上,值得大家放心去投。”

此外,刘汉元也从能源安全的角度去解构光伏行业未来空间的话题。

目前中国每年需要用接近5000亿美元的资金去进口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产品,“当前,最急需解决自己的能源外贸依存度高的问题,其中,中国的石油外贸依存度已经多年高于70%,甚至接近75%。”相比之下,自产自销的光伏新能源显得安全、稳定且持久。

刘汉元认为,我们拥有国土资源面积辽阔的这一有利的条件,只需要用我们西部地区2/3的幅员当中1-3%的荒山、荒坡、沙漠地区,就可以将我们能源的安全、稳定(的问题)永久性地解决。

“无论是对能源的供应,对外汇的安全,还是对中国引领全世界的低碳高质量发展,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打造来说,都是一举多得,并且值得让全世界为之庆幸、为中国点赞的事情。”

刘汉元预言,“十五五”明确了能源强国的思路,相信在未来的5年,我们的风光发电、储能产业、新兴能源电力体系产业的发展会掀起一轮新的高潮,最终真正迎接碳达峰和碳中和时代的到来。”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