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扭亏为盈!解码大全能源的“过冬法则”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
· 2025-10-28 21:10:32
谈及大全能源,在笔者的印象里其就像上学时班里坐在角落里的学霸,平时低调,却总能按自己的节奏稳步前行,面对大考亦是从容不迫。
10月27日,大全能源发布了今年三季度业绩报告。该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 17.73 亿元,同比增长 24.75%,环比增长 214.92%;净利润 0.73 亿元,扣非净利润 0.6亿元,同比、环比均扭亏为盈。
至此,大全能源结束了连续5个季度的亏损,成为光伏行业中率先扭亏的企业之一。
眼下,光伏行业正经历剧烈的加速出清阶段,然而大全能源却传来了率先盈利的信号。深究其背后的这一套冷静务实的“生存哲学”,笔者认为,非常值得很多企业学习与借鉴。

政策催化,最坚定的拥护者
今年以来,“反内卷”不再仅依靠企业自律或协会呼吁的市场自发行为,而是上升至国家意志层面的战略部署。受此影响,光伏产业链行情开启了逐步回归模式。
其中硅料价格的回升最为明显。根据数字新能源DataBM.com统计,当前,各品类硅料成交均价相比年初至少上涨了30%。

受“反内卷”政策推动,大全能源的硅料单价也实现回温。根据三季报数据显示,当前大全能源硅料价格为 41.49 元/公斤(不含税),同比增长 23.421%,环比增加 36.82%。
当前光伏“反内卷”虽已取得阶段性初步成果,但行业想要回归理性发展轨道,各环节企业首先要保持“理性”。
众所周知,造成光伏行业当前的发展困境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内卷式”恶性竞争。因此,去年开始,光伏行业自上而下不断呼吁企业要自律、要理性,适当减产控产,勿要恶性低价竞争。但最终,硅料环节龙头企业率先扛起大旗,带头积极响应。
大全能源于 2024 年 12 月主动启动了对新疆和内蒙古生产基地多晶硅产线的阶段性检修工作,对部分产线进行有序减产控产。数据显示 2024 年第四季度大全能源的开工率仅有40%,而今年上半年开工率数据更是仅为3成。
企业经营无不以追求利润为第一要务,但中国企业除了“利”也重“义”。
大全能源、通威股份等硅料龙头的这一战略性减产有效缓解了市场供给压力,助力了行业供需回归理性水平的同时,也带动了整个光伏产业链的集体回温。
终极哲学:极致的“内功修炼”
“降本增效”这4个字可谓是刻在中国企业骨子里,光伏企业对此更是有着极致追求。在当前行业加速出清洗牌的关键时刻,成本博弈才是企业在这场风浪中屹立不到的根本。
作为硅料头部企业,大全能源三季度在降本方面也交出了较为满意的答卷。今年三季度,大全能源多晶硅单位现金成本为 34.63元/公斤,同比下降 11.045%。
对于企业来讲,降本最坚实的路径则是技术创新。
此前,大全集团总裁、大全能源副董事长徐翔在与数字新能源DataBM.com交流时表示,当前多晶硅行业内的技术差异性已逐渐缩小,且并无“替代性”的技术出现,在技术层面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
对此,徐翔表示在未来3-5年,多晶硅行业内企业可以将创新的重点放在节能降耗工作上。
今年9月16日,国家标准委发布了《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其中,新国标拟将三氯氢硅法(棒状硅)1级、2级、3级能耗限额数值分别设定为5kgce/kg、5.5kgce/kg、6.4kgce/kg,相比现行标准的7.5kgce/kg、8.5kgce/kg、10.5kgce/kg大幅降低。
将上述数据转换,新国标拟规定的1-3级能耗对应的电耗分别是40.7 kWh/kg、44.8kWh/kg和52.1 kWh/kg。

资料显示,2024年多晶硅行业平均电耗约为 55 kWh/kg,显然高于新国标3级标准。虽然当前多晶硅电耗有所下降,不过,能符合 2 级能耗指标的企业仍然屈指可数。
据硅业分会透露,《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正式实施后,多晶硅单位产品能耗不达基准值要求(6.4kgce/kg)的企业将被限期整改,逾期未改或整改后未达准入值(5.5kgce/kg)的企业将被关停。
而随着该标准的严格执行,硅业分会预计国内多晶硅有效产能将降至约240万吨/年。由此,多晶硅供需格局将得到实质性改善。
行稳致远,最“扛摔”的光伏龙头
回归到大全能源今年的三季报,再次印证了这位光伏“三好生”一贯的稳健。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该公司包括货币资金、定期存款、结构性存款及应收票据在内的现金储备规模达 130.12 亿元。
截至2025年9月底,大全能源资产负债率仅为8.2%,同比下降23.23%。
值得注意的是,在资产负债表中,大全能源的银行贷款、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仍旧均是空白。
熟悉行业的人都知道,光伏是一个高杠杆行业,企业的负债率普遍在60%以上。但大全能源却严格把控着现金流。从下图可见,近些年来大全能源的资产负债率急速下降,并在2024年以后持续稳定在10%以内,成为光伏行业内的“一枝独秀”。

这家企业资产负债率之所以可以低到极致,主要得益于在行业鼎盛期其选择了相对保守的扩张策略,将赚来的钱大部分选择存到了银行里,以保持充裕的资金储备。
大全能源厚实的“家底”为其在行业寒冬中构筑起一道最坚实的防线,使其得以在风浪中依旧稳步前行。因此,业内曾有人评价,在光伏行业此轮有史以来最严峻的周期阶段中,说不准哪家龙头企业会最先“撑不住”,但一定不会大全能源。
在大全能源这个企业身上,笔者感受到了一种典型的中国式经营智慧——量入为出,行稳致远。这种朴实的经营思路在行业鼎盛时期或许显得保守;然而当潮水退去,恰恰是这份不追逐风口的克制,成为企业穿越周期最可靠的力量。
阅读余下全文
登录后立即解锁全站精选内容
-
了解周评详情
-
查看行情月报
-
浏览行情综述
-
阅读优质资讯
-
分析市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