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晶澳科技:目前没有大规模新建产能计划
11月1日,晶澳科技发布了投资者活动记录表。董事、副总经理杨爱青、财务负责人李少辉、副总裁祝道诚、董事会秘书武廷栋参与会议并回答相关提问。......
2024年前三季度,晶澳科技实现营业收入543.4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8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7.16%;报告期末总资产为1,162.8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17.30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其实现电池组件出货量超57GW(含自用1GW),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52.40%,N型组件出货比例 63%。其中,第三季度电池组件出货18.5GW,N型组件出货比例约75%。
11月1日,晶澳科技发布了投资者活动记录表。董事、副总经理杨爱青、财务负责人李少辉、副总裁祝道诚、董事会秘书武廷栋参与会议并回答相关提问。
原文如下:
1、怎么看市场上的新技术?
关于新技术的讨论,各家都有不同观点。我们根据客户需求和技术的成熟度来选择。我们关注多种电池技术,包括异质结、BC、钙钛矿等,并在实验室和中试线上进行研究。TOPCon电池技术目前性价比最高,适用各类应用场景。尽管BC技术在正面发电效率上有优势,但成本较高,双面率低,较适用于屋顶电站类的细分应用场景。我们会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情况来调整策略。市场会有不同的细分领域,各自有不同的特点。
2、大型发电企业客户对组件产品价格上涨的态度及考虑因素是什么?
大型发电企业在组件招投标过程中会按照内部管理规则进行权重考量,对质量、公司长期稳定性等方面的考量日益增加,这也是出于资产安全性和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考虑。具体接受程度则取决于企业自身决策。
3、公司对未来一体化组件的价格走势有何展望?是否会有相关政策推动行业规范和健康发展?
公司欢迎并积极响应行业协会倡议,希望尽快结束不良竞争,促进整体行业发展。在价格展望方面,由于市场竞争环境复杂,难以做出明确预测,但行业头部企业和对质量有保障的客户及供应商可能会在选择上更具优势,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预计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公司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定价和市场行为,并期待相关政策能够落地执行,以规范行业行为并推动其健康发展。
4、明年东南亚如果不能出口美国,怎么补充美国出货?
美国市场仍会持续出货,还有订单交付以及部分库存,后续如果美国对东南亚四国的双反税率较高,公司可以从美国组件工厂发货满足供应。同时,公司也在考察美国和东南亚四国之外其他国家的产能投资机会。
5、三季度与二季度相比,盈利改善的情况如何?
盈利改善的主要因素:一是经营端毛利修复,成本下降速度超过售价下降速度;二是汇率波动贡献;三是电站业务盈利提升。
6、未来对于储能业务有何更新展望?
储能业务在公司内部非常重要,也是客户的重要需求。我们重视这一领域,未来也会不断加强,与光伏组件业务同步推向市场,以解决客户切实需求并助力品牌发展。
7、三季度在建工程还有几十亿余额,这部分是国内还有产能增量?未来产能扩张的考虑是什么?
三季度在建工程有所下降,主要是在建工程转固。目前新规划产能较少,主要是美国项目、内蒙古项目以及部分技改项目,目前没有大规模新建产能计划。
8、公司对四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有何预期?
公司高度重视经营活动现金流,历史上连续多年为正。今年上半年行业调整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但在三季度已大幅转正,主要得益于成本下降带来的利润恢复,这是经营活动现金流改善的重要支撑点。对于四季度,我们更加重视,会采取有效措施提前进行管理,因此对四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持乐观态度。
9、预期未来Q4降本空间还有多大?
降低成本将持续进行,并且将加大管理力度,确保成本不会反弹。然而,随着成本降低,后期降本难度会逐渐增大,速度会放缓,这是需要面对的现实挑战。
阅读余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