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聚力攻坚描绘蓝天碧水生态美画卷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 2025-11-20 15:38:53

淄博聚力生态治理,推进绿色转型,实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产业低碳发展与民生福祉提升,绘就蓝天碧水生态美画卷。......

图为淄博高新区玉龙湖湿地公园美景。 淄博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初冬时节的沂河,碧波泛起涟漪,芦苇在风中摇曳生姿,白鹭舒展着似雪的羽翼,在水面轻盈起舞——如此怡人的景色,正是山东省淄博市“十四五”生态治理成效的鲜活体现。

5年来,淄博市始终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根本目标,坚定不移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之路,通过系统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发展,为建设美丽淄博持续注入绿色动能,使绿水青山的生态画卷在淄博大地愈发绚丽多彩。

改善环境质量,筑牢生态防线

作为典型的组群式老工业城市,淄博市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当作重要政治责任和民生福祉,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目标不动摇,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如今,生态环境改善的成果已化作市民可触可感的日常。

2024年,淄博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率为2.7%,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与PM2.5浓度连续5年正向改善,优良天数再创新高;水环境质量指数连续4年位居全省前两位,18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始终稳定在100%,马踏湖流域综合治理入选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第一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

在生态文明创建方面,淄博市生态质量指数(EQI)达55.09,连续4年保持在全省第一梯队,各类示范区、实践创新基地的创建数量与质量均走在全省前列,生态环境群众满意度也随之逐年攀升。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离不开一系列科学有效的举措。淄博市在山东省率先建立“全员环保”工作机制,重构了生态环保责任落实、治理模式、制度执行三大链条,横向设立工业、自然资源等12个专业委员会,纵向明确从市级领导到社会各界6个层面的职责,彻底打破“单一部门抓环保”的局限,推动生态保护成为全行业、全链条、全领域、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同时,创新推出“轻微免罚”机制,对23项轻微环境违法行为免予处罚;在规范执法行为上持续发力,积极探索“无感执法”,非现场执法占比超过45%,在严格监管与柔性服务间找到了平衡,让生态环境执法更有温度。

优化产业结构,夯实绿色根基

在山东能源新材料公司齐翔腾达热电厂,6台循环流化床锅炉正稳步为下游化工装置输送蒸汽。很难想象,这里曾经由于蒸汽需求随生产负荷频繁变动,面临着人工调节滞后、煤耗偏高、污染物难以管控的难题。如今,6台锅炉中的5#锅炉所试点的数字化优化控制技术,为绿色生产找到了“最优解”。这一微观场景的转变,正是淄博通过产业升级筑牢绿色根基的鲜活写照。

淄博市坚持全局视角、协同发力,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在战略层面,深度嵌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不断深化黄河流域大气、水、土壤、固废污染治理,谋划推进大气治理“九大攻坚突破”任务,制定涉及六大领域的水环境质量提升工作方案,高标准完成重点监管单位土壤环境隐患排查“回头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淄博市扎实推进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产业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转型步伐显著加快:新能源装机容量增速迅猛,新能源重卡数量快速增长,农业投入与用地结构不断优化,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持续上升;严格落实碳排放“双控”要求,深入实施减碳降碳十大行动,完成淄博市“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中期评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连续3年实现下降目标。在支持产业升级的同时,全力保障重大项目落地,“十四五”以来,共保障省、市、县项目3336个,保障率100%,让绿色发展的底盘更稳、动能更足。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淄博市加快推动“无废城市”建设,通过优化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生活垃圾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固体废物历史遗留问题整治成果显著,256个问题点位已完成整改253个,完成率达到98.83%。

释放绿色动能,共享生态红利

在高青县大芦湖库区,阳光下一片片太阳能光伏发电板有序排列,和周边的生态景观交织成一幅现代科技与自然保护相融合的独特画面。这是高青县芦湖街道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核心,创新打造的“渔光互补”新能源产业项目。随着新能源产业集群全面投产,这里的光伏产业年收益能达1.2亿元,配套的储能产业与渔业经济年产值预计超过6000万元,绿色动能正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活力。

生态改善的最终着力点,是让民众共享生态红利。“这几年通过沂河治理,我们龙湾水乡的生态环境变了样,山清水秀的好风光吸引着八方游客,这里成了网红打卡地,我也开起了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生态饭’。”龙湾水乡景区餐饮经营者王女士由衷地感慨道。在沂源县悦庄镇下龙巷村,村民们借助良好的生态优势,深耕农文旅融合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特色之路。

而这样的生态红利,正依托淄博市在水资源治理上的系统布局持续释放。近年来,淄博市坚持水岸同治、流域共治,推进实施“八水统筹,水润淄博”水资源保护利用行动,累计完成投资251亿元,系统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统筹治理。与此同时,科学统筹河湖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着力打造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共赢的绿色发展新模式。

当下的淄博,从广袤大地到悠悠河湖,从蓬勃产业到烟火民生,每一处变迁都印证着绿色发展的坚实足迹。而这份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正是绿水青山转化为百姓幸福生活的生动见证。

淄博市生态环境局供稿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