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澳科技:光伏行业到今年第三或第四季度应该能够出现好转

晶澳科技 · 2025-05-15 17:25:21

5月13日,晶澳科技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该公司董事和副总经理杨爱青、财务负责人李少辉、董事会秘书秦世龙以及独立董事秦晓路就关于公司经营情况、行业情况等问题进行回复。......

5月13日,晶澳科技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该公司董事和副总经理杨爱青、财务负责人李少辉、董事会秘书秦世龙以及独立董事秦晓路就关于公司经营情况、行业情况等问题进行回复。

对于此轮行业去产能的预期,晶澳科技表示,中国光伏行业正在进入本轮下行周期的最后阶段,到今年第三或第四季度应该能够出现好转;但实质性的出清或者再平衡可能还需要更久的时间

原文如下:

1、公司目前在全球的产能分布情况如何?

公司生产工厂在国内和海外均有布局,国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河北、江苏、安徽、上海、浙江和云南,海外生产工厂包括越南北江以及正在筹建的阿曼工厂。截至2024年末公司组件产能达100GW,硅片与电池产能分别达到组件产能的80%以上和70%以上,电池产能已完成由p型向n型的切换。

2、公司之后的盈利有什么增长点?

公司截至2024年底,组件产能达100GW,硅片与电池产能分别达到组件产能的80%以上和70%以上,产业链垂直一体化产能高度匹配,直接、有效地控制产品的质量、性能和耐用性并降低了供应链风险。智慧能源事业群积极推进光伏电站的滚动开发、建设、运营和销售,推广零碳园区等应用场景,不仅直接拉动了光伏组件的出货,同时也为光伏产品研发创新提供了验证平台;材料与装备事业群积极为主产业链提供拉晶设备及辅助材料、光伏导电材料、组件封装材料等协同配套产品,同时探索新产品、新业务,有效实现了增收和节支的统一。

3、公司有往储能做的方向吗?

公司已成立储能研究中心,通过合作等方式建立了储能相关技术储备和产品。目前,公司围绕分布式户用、分布式商用以及集中式光伏电站,推出了3个系列的储能产品,分别是BlueStar户储储能系统、BluePlanet工商业储能系统、BlueGalaxy源网侧储能系统。三个系列的储能系统,广泛适用于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各个场景。针对这些应用场景,提供项目咨询勘查、方案设计、工程实施和智能运维等全链条的“一站式”光储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

4、光伏行业去产能预计还需要多久?

中国光伏行业正在进入本轮下行周期的最后阶段,在主管部门、企业、协会相关措施的推动下,整个光伏行业正在加速实现再平衡,到今年第三或第四季度应该能够出现好转;但实质性的出清或者再平衡可能还需要更久的时间。同时行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政策的实施效果、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的经营策略调整等,实际的去产能时间可能会有所波动。

5、股价持续低迷,有没有什么措施?

公司股价受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周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存在一定波动。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能生产效率、深化供应链整合、优化智能制造等措施夯实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严格遵循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的原则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将企业经营和行业信息及时传递给广大投资者。

6、你们行业本期整体业绩怎么样?你们跟其他公司比如何?

根据本年一季报,行业内各企业继续承受着巨大的盈利压力,我们公司在行业内属于头部企业,业绩趋势与行业几家头部企业一致。

7、请问贵公司下半年是否会扭亏盈利?

目前光伏行业处于严峻的调整期,产能供需错配再叠加国际贸易摩擦,给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我们的信心基于我们长期以来高强度技术投入,稳健的现金流管理策略,以及完善的全球化布局,还有积极奋进的企业文化等,鉴于光伏发电较其他能源方式有着低碳、绿色、经济性等诸多优势,我们有信心能够穿越周期,迎来行业美好的明天。

8、公司本年度是否有关于资产负债率和经营现金流的目标?

我们公司一直注重经营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力求稳健经营,对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包括我们公司在美股上市期间,连续十五年为正,2024年我们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3.47亿元,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7.87亿元;对于资产负债率,由于去年及近期的亏损致使净资产下降,以及出于储备等方面的考虑增加了融资,带来了资产负债率的上升,我们公司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来对资产负债率进行管理,如继续加强研发的力度,以求更好性价比的产品,加强全球化市场布局并为客户提供更好更综合的服务,以增加客户的粘性和认可,争取早日实现盈利来优化资产负债率,另一方面,我们积极推进REITs、A+H等资本市工具,来优化资产负债率。

9、公司计划使用金阳的HBC专利技术对义乌旧产线技术改造,请问在支付专利授权费用后,与目前友商的BC技术是否还具备一定成本优势!

公司建立了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包括晶硅研发中心、电池研发中心、组件研发中心及储能研发中心,持续开展光伏领域的技术研发及生产工艺改进。公司的研发模式主要包括两种,即“自主研发模式”和“与第三方合作研发模式”,公司保持对自主BC技术的研发投入。您提到合作属于合作研发的方式,研发工作是提前布局,更关注未来的前景!

10、公司之前可转债下修议案未获通过,想请教一下,最近大股东在可转债上是否还有持仓?公司昨天刚刚决定不下修转股价格,后续公司对于促转股有何安排?

对于后续转股价格,公司会根据行业情况以及公司自身状态进行综合考虑,公司会严格按照交易所的相关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公司重大事项会以公告形式对外披露。

11、行业以后的发展前景怎样?

近年来,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迭代,光伏产品的量产技术逐渐进步和成熟,性能稳步提升、生产成本不断下降。尤其是2024年以来,在全球性碳中和大背景下,叠加供需不平衡引起的上下游各环节产品价格的下跌,持续提升了光伏发电的竞争力。

(1)全球光伏装机量再创新高

2024年,全球能源转型持续加速,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成本下降、政策推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全球光伏装机持续增长。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达599GW,同比增长35%,再创新高;截至2024年底,全球光伏累计装机超过2TW。预计到2025年底,全球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将超过煤电,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装机电源。

(2)GW级市场不断增加,新兴市场潜力大

2024年全球前十大光伏市场,分别为中国、美国、印度、德国、巴西、西班牙、巴基斯坦、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和意大利,十大光伏市场占据全球超过75%的市场份额。同时,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快速下降,全球GW级市场不断增加。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GW级国家和地区市场达到36个,比2023年增加4个,预计2025年数量将增加至40个。

(3)全球光伏市场发展前景光明

2023年在阿联酋迪拜召开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上,超过100个国家达成重要协议,即在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3倍,至少达到11.2TW。2024年6月举办的G7峰会中、10月举办的二十国集团(G20)环境与气候可持续部长会议,又提出的一些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举措。

展望2025年全球光伏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全球能源转型和新能源投资带动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仍将保持增长。同时,新能源占比提升后面临更多的电力系统平衡问题、产能过剩带来的价格波动和企业盈利承压、地缘政治影响主流市场需求、贸易壁垒和本土化要求不断增多等一系列问题,也为全球光伏发展带来不确定性。总体来说,2025年中国、欧洲、美国依旧是全球光伏的主要增量市场,但增速逐步放缓;东南亚、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在电力刚性需求、能源转型迫切要求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光伏装机增长迅速,市场占比持续上升。

12、公司本期盈利水平如何?

公司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06.72亿元,归母净利润-16.38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87亿元。

阅读余下全文

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