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绿能:BC二代产能到今年年底将增加到50GW!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 · 2025-05-07 17:42:52

5月7日,隆基绿能发布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该公司董事长钟宝申、董事、财务负责人刘学文、独立董事李美成、董事会秘书刘晓东参与此次接待,就技术、市场以及公司经营等问题进行回复。......

5月7日,隆基绿能发布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该公司董事长钟宝申、董事、财务负责人刘学文、独立董事李美成、董事会秘书刘晓东参与此次接待,就技术、市场以及公司经营等问题进行回复。

首先是关于BC技术,隆基绿能表示截至目前其已有15GW二代量产产能;预计到今年6月底,BC二代产能将增加到35GW,到今年年底将增加到50GW

“随着产能的快速提升,预计从今年7月份开始,BC产品的产出比例将在我们整体产能中迅速提高,到今年下半年电池自有产能产出的BC产品将达到约50%。”

对于BC技术的降本计划,隆基绿能透露其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和市场上主流的TOPCon产品成本处在一个比较接近的状态,目前成本还存在一定差距,但该公司更关注的是毛利率。

与此同时,隆基绿能表示,在贱金属方向上BC二代的难度更低。“在降本方面,相比银浆来看,使用贱金属替代贵金属的方案可以使金属化成本有每瓦两分钱的下降空间。”

对于BC产品的溢价以及盈利能力,隆基绿能透露从长期来看,针对集中式市场BC产品的溢价期望在15%左右。分布式市场由于产品多样性难以给出具体溢价水平。“一般情况下,分布式的溢价会比集中式市场溢价更高。”

对于2025-2026年光伏市场的判断,隆基绿能表示:“我们认为整个市场在2025-2026年会进入到中低速增长阶段。由于2024年整体增幅较大,因此2025年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与2024年相比,2025年全年光伏需求可能是持平或略增长的状态。当电力系统在新能源接纳方面进行调整和适应后,预计2026年光伏需求仍将是增长的状态。”

对于美国当前的贸易壁垒,隆基绿能表示其在马来西亚生产光伏电池并出口至美国合资工厂,美国合资工厂生产光伏组件。虽然美国针对马来西亚也出台了新的关税政策,但是相较于其他东南亚区域,马来西亚工厂面临的税率较低,具备一些相对优势。

“随着美国政策的变化,美国市场规模如何变化仍具有不确定性。公司将会继续依靠已经搭建好的供应链路径,稳步推进美国市场业务,对美国相关政策保持关注。”

在此次业绩说明会上,钟宝申再次表示,在行业深度调整的冲击下,2024年成为公司近十年来最为艰难的一年,净利润亏损严重。据悉2024年隆基绿能净利润亏损86.18亿元,2025年一季度该公司净利亏损14.36亿元。

出货量方面,2024年,隆基绿能实现硅片出货量达108.46GW,电池组件出货量达82.32GW,其中BC组件出货达17.33GW;2025年一季度硅片出货量达23.46GW、电池组件出货量达16.93GW,其中BC组件出货量为4.32GW。

原文如下:

1、公司今年在 BC 技术方面的降本计划是什么?公司 BC 产能爬坡进度?

在 BC 组件降本方面,公司的目标是在今年年底和市场 上主流的 TOPCon 产品成本处在一个比较接近的状态,目前 7 成本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是我们更关注的是毛利差。此外, 隆基更加关注客户对于产品的需求和能够给予产品价值的 认可,所以我们一直坚持要做更高毛利的产品。 截至目前,公司已有 15GW 的 BC 二代量产产能,整个产 能处在一个快速的增长阶段。预计到今年 6 月底,BC 二代产 能将增加到 35GW,到今年年底将增加到 50GW。随着产能的快 速提升,预计从今年 7 月份开始,BC 产品的产出比例将在我 们整体产能中迅速提高,到今年下半年电池自有产能产出的 BC 产品将达到约 50%。

2、公司在贱金属化方案上最新的进展情况是什么?

根据公司计划,预计在今年年底银耗量的比例将会大幅 下降。从贱金属取代贵金属技术导入方面来看,我们希望做 更加完整、全面的测试,解决量产工艺导入中遇到的各种细 节问题。在没有消除所有障碍之前,可能都只是试产,对经 营业绩不会产生贡献。目前来看没有遇到实质性的障碍,大部分的工艺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3、与 TOPCon 相比,BC 二代在使用铜浆料方面是否会有 更明显的优势?

从 TOPCon 和 BC 二代使用贱金属的可能性和便利性,以 及从理论分析和实际进展来看,BC 二代比 TOPCon 使用贱金 属更容易。因此在贱金属方向上,BC 二代的难度更低。 在降本方面,相比银浆来看,使用贱金属替代贵金属的 方案可以使金属化成本有每瓦两分钱的下降空间。

4、若公司推出贱金属化方案的产品后,是否会优先在分 布式或集中式市场进行应用?

第一、使用贱金属化方案后,我们目前测试的可靠性等 功能会有更好的表现; 第二,在使用方面来看,我们会优先 在单面产品上进行应用。

5、杂化 BC 技术是否会是公司的下一代 BC 技术?杂化 BC 相较于 BC 二代技术,是否会有更高的效率以及更低的成 本? 公司在杂化 BC 技术方面已经开展了四年多的研究,我 们有 600MW 左右的量产线,在标准组件尺寸下,目前产线最 高功率可以做到 680W,具备一定优势。目前在成本方面还是 高于现在 BC 二代技术的成本,但我们认为在某些需要更高 功率的场景方面,杂化 BC 有可能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6、如何看待钙钛矿叠层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最近两三年,钙钛矿叠层技术的进展比前几年快了很 多,尤其是在稳定性方面。我们认为钙钛矿叠层将来还是有 机会变成一种商业化产品。

7、在当前行业竞争背景下,公司如何去推进新的技术变 革和进步?

目前来看技术难度在增加。对于企业量产的新技术,压 力会增大,周期也会变长。公司会持续关注客户的需求,提 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方案。 在推动新技术进步方面,公司想让更多的客户了解新产 品能够带来的价值,当客户了解了这些产品的价值后,客户 的需求就是市场上最大的推动力。公司也会与合作伙伴共同 推动技术进步,比如公司和英发、平煤的合作,目的就是让 这些合作伙伴已有的生产设施不被浪费,通过公司给合作伙伴赋能的方式将这些生产设施升级改造,提升产品标准,适 应客户未来的需求,给合作伙伴也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

8、公司对 2025 年-2026 年光伏市场需求发展的判断?

我们认为整个市场在 2025-2026 年会进入到中低速增长 阶段。由于 2024 年整体增幅较大,因此 2025 年面临的不确 定性因素较多。与 2024 年相比,2025 年全年光伏需求可能 是持平或略增长的状态。当电力系统在新能源接纳方面进行 调整和适应后,预计 2026 年光伏需求仍将是增长的状态。

9、BC 二代产品目前的定价策略是什么?

如何考虑未来 的定价策略? 长期来看,公司更加关注光伏度电成本的降低,通过主 攻核心技术,来实现产品成本的降低及效率的提升。在当前 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光伏的发展已经不取决于组件的价 格和组件的效率,下游客户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复杂,同时也 产生了不同的场景需求。 在产品端,公司推出了针对地面电站市场的 Hi-MO 9 产 品及针对分布式市场的 Hi-MO X10 系列产品。这些产品本身 是基于客户需求而推出的,因此这些产品定价也是针对客户 需求及能够给客户带来的价值而进行合理定价,所以不同产 品之间的定价差异较大。

10、公司对于美国当前的贸易壁垒有何看法?

公司后续 在美国市场有何应对措施? 目前公司在马来西亚生产光伏电池并出口至美国合资 工厂,美国合资工厂生产光伏组件。当前美国针对马来西亚 也出台了新的关税政策。相较于东南亚其他区域,马来西亚工厂面临的税率相对较低,具备一些相对优势。随着美国政 策的变化,美国市场规模如何变化仍具有不确定性。公司将 会继续依靠已经搭建好的供应链路径,稳步推进美国市场业 务,对美国相关政策保持关注。

11、公司 BC 二代产品在产能规模、产品性能快速提升 的同时,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在 TOPCon 方面也推出了新的产 品。公司如何看待 TOPCon 产品性能提升后对 BC 产品的市场 影响?

公司目前在密切关注 TOPCon 产品的性能提升,公司已 具备 30GW 的 TOPCon 产能,新的技术也在同步进行研发和导 入。与此同时,公司 BC 二代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我们认为 BC 二代和 TOPCon 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BC 二代产品的竞争力 仍具备优势。

12、公司在储能业务方面有何规划和布局?

当前,公司整体的战略更为聚焦。关于储能方面,公司 目前没有明确的意见和结论。

13、从长期来看,在产业链价格稳定后 BC 产品溢价及 盈利能力会达到什么状态?

从长期来看,针对集中式市场,BC 产品的溢价期望在 15% 左右,但对于分布式市场,由于产品多样性的原因,很难给 出一个具体的溢价水平。一般情况下,分布式的溢价会比集 中式市场溢价更高。对公司而言,我们希望今年能够逐季好 转,依托新产品来改善企业经营状况。


阅读余下全文

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