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推动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我市上半年工业经济发展观察
**关键结论:** 崇左市通过推动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上半年工业经济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1%,彰显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今年年初,崇左市委、市政府提出“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做火旅游,持续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主旋律”。
半年过去,这份工业经济“期中答卷”令人振奋:1—6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813.96亿元,同比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
数据增长背后,映射出我市工业稳步迈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发展路径。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工作部署,全力调结构、扩投资、增动能、提质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高端制造引领产业升级
走进崇左龙马重工装备制造项目建设现场,巨型机械臂挥舞作业,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在钢架间穿梭忙碌,建设现场一片火热。该项目投资100亿元,建设年产30万吨精密汽车铸件等高端装备,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超110亿元,新增就业超4000人。
龙马重工的火热建设,有力印证了我市发力高端制造、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决心与行动。上半年,我市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实干为要,将科技创新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矢志做好强产业文章,着力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工业发展夯实经济根基,闯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在天等县太阳能发电玻璃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焊花飞溅,工人在各个岗位上有序作业,各项施工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该项目投入运营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0亿元,带动200人就业,将成为我市产业园区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的又一有力注脚。
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大平台、区域产业竞争的主阵地、稳住全区经济大盘的主引擎。上半年,我市加快打造“3+4”园区布局,以创新思维推动园区提质扩量,依托沿边临港产业园平台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持续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新突破。1—6月,全市产业园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759.66亿元,同比增长8.14%。
创新活力也体现在企业梯队的茁壮成长上。一方面,瑞森木业、拓品科技等企业加速“达规”,一批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跃升;另一方面,造纸和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分别同比增长24.5%、22.5%、11.6%,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
绿色转型,低碳发展构筑新优势
上半年,我市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降能耗、优环境、促转型为核心,加快推动金属新材料、畜牧、矿等产业绿色转型,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积极成效。
在位于崇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崇左理文纸浆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纸巾生产工艺全程依托生物质发电等绿色技术,实现了能源的清洁化利用与碳排放的有效降低;
在制糖行业,中粮崇左糖业有限公司作为业内首家“零碳工厂”,其生产线经升级后焕然一新:锅炉实现了配风自动调节和温度智能控制,数据大屏实时监控能耗;
走进泰山石膏(崇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传输设备上一张张平整的纸面石膏板正源源不断从流水线下线,磷石膏“华丽转身”,实现从工业废渣到建筑材料的转变。
……
绿色,逐渐成为我市工业发展的鲜明底色。
绿色转型的浪潮同样席卷新能源领域。以广西东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这家专业研发、制造、销售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高新技术企业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机械臂与精密仪器协同作业。一块块高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经过精密涂布、极片制造、电芯组装等核心工序接连下线,将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设备等领域,为绿色能源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同时,我市上半年持续发力激发绿色动能,既积极引导水泥、铁合金、有色金属、造纸等重点用能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又大力推动企业开展绿色项目申报,组织企业申报自治区工业绿色发展资金项目及国家级、自治区级绿色工厂,以绿色技术创新和标准为引领,构筑工业低碳发展新优势。其中,泰山石膏(崇左)有限公司、崇左广林迪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获评自治区“绿色工厂”称号。
数字赋能,智造转型激活新动能
我市紧盯“工业振兴”目标,按照自治区“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部署要求,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积极推进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网联”,推动全流程智能化升级,助力全市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发展取得成效。
广西祥盛家居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人造板生产线上,人工智能光学检测系统如同“火眼金睛”,精准识别每一块板材的瑕疵;
广西南国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电解车间内,机械臂精准抓取铜板,AGV无人搬运车穿梭其间;
在广西达利食品有限公司食品生产车间内,透过玻璃,走廊两侧一条条忙碌的自动化生产线映入眼帘,小面包、蛋黄派、薯片等产品在这里新鲜“出炉”;
……
这些生产车间里的变化,是全市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生动缩影。截至目前,我市制造业企业已建成人工智能场景41个,其中崇左东亚糖业、祥盛家居2家企业智能制造场景获批列入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智改数转网联”步伐的推进,我市制造业企业涌现出了一批示范案例:广西国盛稀土公司人工智能场景入选2025年第一批广西“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应用场景;南国铜业基于大模型的富氧侧+顶吹粗铜冶炼工艺增强控制技术入选第二批“人工智能+制造”垂直领域模型,理文智能3D仓储管理系统等8个场景入选第二批“人工智能+制造”典型案例;龙州新翔等4家企业入选广西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暨“人工智能+制造”优秀案例集,为更多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当前,我市的24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正加速建设,配套的人工智能产品企业已达到25家,年产值约为20亿元,覆盖了电子音响、电子器件、半导体器件、光学膜等多个领域。
从高端装备的精密制造到绿色工厂的低碳实践,再到智能车间的创新应用,崇左工业正依托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的深度融合,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阅读余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