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芯价格低至0.5元/Wh意味着什么?

高工储能 · 2023-10-07 11:39:04

一种认为这是提前透支原材料下降的行为,另一种声音认为,电芯合理性的下降或将迎来全球更大的市场渗透率。......

碳酸锂价格再次回落至20万元/吨之下,回到了与2021年相当的水平。那么0.5元/Wh的电芯价格价格到底有多低?目前市场上出现两种声音,一种认为这是提前透支原材料下降的行为,另一种声音认为,电芯合理性的下降或将迎来全球更大的市场渗透率。

今年下半年,储能锂电池迅速跌破0.5元/Wh,让整个产业链始料未及。

楚能新能源在今年8月份宣布,到今年底280Ah储能锂电池将以不超过0.5元/Wh的价格(不含税)销售,且该价格不受上游碳酸锂价格波动的影响。

在楚能宣布降价后,市场上多家头部电池厂商加入降价行列,并以0.5元/Wh(折合含税价格0.565元/Wh)开始销售。

对储能电池市场而言,伴随2022年以来的扩产潮,市场上二、三线储能电芯的产能走向过剩,储能价格战几乎应声而来。

储能电芯价格下降,最直观的影响来自于上游碳酸锂价格的下降。过去两年碳酸锂价格的飙升让整个电池行业经历了一轮 “过山车”式的发展。

碳酸锂价格自2022年11月以来开始回落,今年4月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跌破20万元/吨,5-6月价格回升至30万元/吨左右,7月再次进入下行通道。9月,电池级碳酸锂主流成交价格集中在17.3-18.0万元/吨。

碳酸锂价格再次回落至20万元/吨之下,回到了与2021年相当的水平。那么0.5元/Wh的电芯价格价格到底有多低?

目前市场上出现两种声音:一种是,在当前原材料价格和电池规模化技术条件下,0.5元/Wh储能电芯是厂家牺牲毛利率,提前透支原材料下降的行为;另一种声音则是,面对全球储能市场,中国储能电芯正在供应全球,电芯合理性的下降或将迎来全球更大的市场渗透率。

2023年,尽管海内外储能市场的装机量在今年实现了快速的增长,但储能电池的产能增幅更大,从而造成了储能电池产能的阶段性供应过剩潮已经到来。

据高工储能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8月,储能电池(含锂电池、钠电池、液流电池)及系统产能已经超2TWh。其中锂电池及系统产能扩张占据约90%左右。

一直以来,储能市场是动力电池过剩产能的一个重要去处。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蜂巢能源、亿纬锂能等为代表,动力电池厂商普遍布局储能电池,作为第二增长曲线。

但伴随储能市场的快速爆发,瑞浦兰钧、鹏辉能源等已经重心全面倾斜道储能领域;而海辰储能、楚能新能源、盛虹动能等“新势力”直接大手笔扑向储能电池赛道。

储能市场需求从2021年到2022年,几乎出现了几何式暴涨。其中不仅造就了储能电池“黑马”,也一度为动力电池企业带来了可观的回报。因此,储能电池吸引了更多玩家涌入。之前高工储能整理了四方势力涌入,储能电池市场格局已经进入“胶着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包括宁德时代在内整个储能电池市场已迅速从产能紧缺切换到了产能过剩。如何应对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中国储能电芯厂家的重要课题。

与此同时,更为激烈的“卡位赛”在储能领域降临。但如果盲目打价格战恶意竞争,造成产品成交价格过低,很可能导致产品质量存在隐忧,对整个行业都将是悲剧。

从长远来看,未来伴随相关政策的颁布,以及储能商业模式的成熟,产业必将会加速从“成本竞争”转向“价值竞争”,最终考验的还将是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实力。

最为重要的是,从目前储能电池全球格局来看,中国储能电芯已经逐渐击败韩系电芯,成为全球市场的“中流砥柱”。

对于全球市场而言,过硬的质量才是“入场券”。中国储能电芯市场得益于中国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已然在全球格局中占得先机。接下来,如何持续性保持领先,成为中国储能厂商的集体性命题。

阅读余下全文

值得一看

上拉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