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2次卖股权!缺钱的异质结企业何时才能翻身?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 · 2024-05-17 18:54:05

真的很缺钱!......

5月15日、16日晚,ST爱康相继抛出两个股权变动公告。

15日,ST爱康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州爱康光电及其子公司赣州爱康光电与赣州市南康区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南康建发”)于5月14日签署了《股权合作协议》。

协议内容显示,南康建发或其指定主体拟出资不超过3.5亿元向赣州爱康光电增资或受让苏州爱康光电持有的赣州爱康光电股份。

刚宣布转卖孙公司股权的计划,次日,股东的股权又被转让抵债。

16日晚间,爱康科技发布关于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上层股东股权结构变动的公告。

公告显示,爱康集团向浙江杭州余杭国投转让直接持有ST爱康股权的投资基金(未来一、二、三号)50%的股份(合伙份额)。转让完成后,爱康集团的股份由54.9%降至4.9%。

对于爱康集团此次转让股份的原因,ST爱康解释,转让的50%合伙份额,是用于部分抵偿金控股份和余杭国投的债券。

17日,ST爱康开盘即跌停,当日股价为1.05元/股。

深陷“怪圈”,多年增收不增利

无论是与南康建发的协议,还是与余杭国投的协议,都足以表明:爱康现在真的缺钱!

谁能想到曾经的光伏配件龙头爱康科技,却落得如今局面。

浙江爱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在成立后的四年时间里,爱康科技都专注于光伏配件制造领域,主要收入来源依靠太阳能边框业务。无锡尚德、REC、常州天合等当时的国内外光伏巨头都是他的客户。

2011年,依靠着太阳能边框业务的爱康科技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光伏配件上市公司。

上市后,爱康科技就开启了“转型”之路,从配件供应商变成电站运营商,又开拓电池、组件制造业务等。

根据爱康科技的年报中显示,在每一个转型阶段其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边框龙头、民营光伏电站运维领军者……但奈何这些只是虚名,体现在业务上却并无助益。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查阅了ST爱康上市以来的业绩发现,这13年来,ST爱康虽然在营业收入上整体有较大增幅,但在净利润方面却并无起色,典型的“增收不增利”。

或也正因为公司经营陷入上述“增收不增利”的僵局,爱康科技才会进行了不断转型尝试,如此循环仿佛陷入了一种“死局”。

一次押注,加重业绩分化现象

终于,2021年爱康科技又迎来了一次“改命”机会。

2021年,此时PERC虽是光伏电池技术的主流,但其光电转化效率迫近理论极限的事实,也让人们意识到电池技术正面临新的技术拐点。

当时,关于下一代电池技术的讨论主要技术在TOPCon和HJT这两种技术上。两者虽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但转化效率的提升和降本的速度决定了谁能成为下一代光伏主流技术。

显然,在这一次的押注中爱康科技选择了后者,并且雄心勃勃宣布要“在5年内实现超40GW的高效电池及组件产能成为高效异质结领军企业”的目标。

对于为何押注HJT,爱康科技在其年报中曾表示过:“HJT电池参数性能最优、降本增效路径最为清晰,较大概率成为下一代主流技术。”

事实证明,爱康科技的这次押注对于公司目前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不仅没有改变业绩分化的问题反而使其加重,甚至在2023年出现营收净利纷纷下滑的局面,最终被“戴帽”变成ST爱康

异质结企业何时能翻身?

而爱康看好的HJT技术,直到今仍因较高的成本而不被行业广泛接受。

根据中国光伏协会发布的《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2023-2024年)》预测,在未来2-3年,TOPCon将是行业主流技术,市占率最高可达80%。而HJT和BC技术要到2027年市占率才能各自突破10%。

而在近期光伏产业链价格竞争持续白热化的环境下,高成本的劣势更被放大,拖累了本就缺钱的异质结企业。

据数字新能源DataBM.com不完全统计,从目前押注HJT技术的6家光伏企业近两期的业绩来看都不容乐观,业绩整体大幅下降。今年一季度亏损面更是全面覆盖,6家企业全部处于亏损状态。

如今光伏行业行至底部周期,春天还不知何时能到,如此境遇下,异质结企业何时才能翻身呢?

阅读余下全文

值得一看

上拉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