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光伏三年投资570亿!“温室花朵”能否扛住市场考验?

数字新能源DNE · 2023-06-05 09:27:34

资本手下的“另一场游戏”?......

6月1日,高景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递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这个资本亲自下场,一路被资本保驾护航,入局不到三年的光伏企业终于冲到了股市大门口。

高景招股书显示,此次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1.25亿股,公司股东不公开发售股份,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且不超过25%。

公司预计募资50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宜宾25GW单晶硅棒及5GW单晶硅片生产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来源:高景太阳能招股书

年均200多亿“撒钱” 望尘莫及的“高景速度”

2019年7月9日,一家名叫“珠海华发实体平台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的公司在珠海创立,创始之初,其主要经营范围包括产业园区和孵化器的运营管理,投资咨询,产业项目的招商运营等。

然而,创立不过一年,2020年12月8日,却突然改名换道,不但更名高景太阳能,而且拉来了大名鼎鼎的晶科能源首席运营官徐志群。

一年半豪掷近600亿扩产

2020年12月10日,这个“初生牛犊”在澳珠企业家峰会上大展风头,宣布在珠海投资170亿元硅片项目,规划建设50GW光伏大硅片产能。而当时会上共签约22个产业项目,签约总额高达823.89亿元,仅高景一项就占去1/5

在当年182mm、210mm的大尺寸硅片因成本较高,制造难度系数大,合格率也相对较低等多种因素作用下还是“冷板凳”的时候,高景展现出了一个刚入门企业少有的稳重,颇有远见的直接以210MM等大尺寸硅片作为新一代产品。

不过1个月,珠海50GW光伏大硅片项目一期就在珠海市金湾区开工奠基。

2021年1月,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在西宁注册成立,3月,50GW直拉单晶硅棒项目落地青海西宁,并在3月18日一期项目开始建设。

2022年6月,高景再扩产,年产50GW直拉单晶硅棒、30GW单晶硅拉棒切片落地四川宜宾。

长单锁定40万吨硅料保供

不到三年三个超级大项目,扎实奠定了高景太阳能在光伏行业的硅片产能地位,与此同时,高景太阳能另一手紧抓硅料保供,2020年珠海项目开建后,高景便开始了疯狂的长单锁定硅料。


据数字新能源DNE不完全统计,截止发稿前高景仅硅料就锁定高达40.99万吨,总金额高达659亿。

在资本加持、原料保供之下,高景项目投产速度也远超同行。

2021年6月,高景在一个月内同时宣布珠海50GW硅片项目一期15GW建成投产,青海50GW单晶硅棒项目一期成功点火。

7月5日,配套高景太阳能项目的110KV青海怀山变电站通过验收,8日达到通电运营条件,10日一次投运成功。

当时,行业内硅片产能建设周期平均在1年时间左右,电站建设周期在半年左右。

39天珠海项目签约落地,79天一座电站,93天一座厂,不断刷新的速度震惊了当时行业内外,也创造了别人望尘莫及的 “高景速度”。

就在2021年7月,高景硅片投产不过1月,就迎来第一份大单,爱旭宣布,在2021年6-7月间向高景采购大尺寸单晶硅片3500万片,预估金额约 2.1亿元。

资本持续加持

入行第一年,高景不仅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盈利”的目标,还实现了24.9亿营收,同时在当年硅片产能排行榜中跃升第七。

马不停蹄的2021年才过,2022年4月1岁的高景拿下16亿元A轮融资,在投资单上,一手创造高景的珠海华发集团也赫然在列。

5个月后,高景再次拿下25.15亿B轮融资,此次融资由中金资本旗下基金领投, 宜宾创益产投、 新特能源等投资机构跟投。

2022年底,风风火火两年的高景太阳能正式启动IPO进程。

2023年6月1日,高景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递交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申报稿)。

自此,这个估值200亿创造了无数奇迹的光伏黑马终于走到了最后一步,来到了股市门前。

资本开道  火箭成长 “温室”花朵能否扛住市场检验?

与其他光伏企业不同,高景出生就带着“钞能力”。

高景由业内资深技术团队联合珠海龙头国企华发集团、知名投资机构IDG资本共同创立。

2020年7月15日,在中环混改项目中败于TCL科技的IDG资本、 珠海华发集团有限公司决定“再创一个中环”。5个月后,华发集团子公司珠海华发实体平台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更名高景太阳能,晶科能源首席运营官徐志群入职坐镇。

坐拥4000亿资产的华发集团不差钱,握着50余项发明专利的徐志群团队有技术。

至此,资本开道,团队加持,正巧,2020年,珠海市出台了《珠海市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在重点打造的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中,新能源即是其中之一。

在此政策指引下,珠海制定了“以投促引”、产业招商的思路框架。2020年,高景50GW硅片项目一经放出,即成为了珠海政府的重点关注对象,在一路保驾护航中,高景50GW硅片项目按下了“快进键”,跑出了火箭速度,签约、落地、开工、投产一路上都离不开珠海政府政策的帮扶。

高景太阳能副总经理孙彬曾在当年将珠海金湾区政府的支持形容为“保姆式服务”,“用地、用电、用水、人才公寓等,为企业解决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困难,让我们可以轻装上阵干事创业”。

在珠海享受到“保姆服务”的高景在日后的青海项目、四川宜宾项目中均受到了当地政府的“保驾护航”,项目一路被推着加速、再加速。

资本+团队+政策的细心呵护,高景也不负多方不计成本的投入,两年多来收获颇丰。

2020年-2022年,高景资产总额实现从2.54亿元到162.8亿的飞跃,营收从8.91万到24.9亿再到175.7亿,两年翻了近20倍。

三年内,公司在第二年即实现盈利,2021年度和2022年度公司归母利润分别达到1.08亿、18.2亿。

截至发稿前,高景已建成55GW单晶硅棒、75GW单晶硅片产能。其中,公司珠海三期20GW硅片产能、宜宾一期25GW单晶硅棒和25GW单晶硅片项目产能正在爬升中。

招股书显示,未来,高景还将以珠海、西宁、宜宾三大基地为基础,逐步扩大大尺寸单晶硅棒、硅片的产能规模,力争实现 100GW 以上大尺寸单晶硅棒的产能布局

迅速成长加高估值,与其他光伏企业相比,高景可谓一路顺风顺水。其首创的资本+团队的创业成功模式在被青海丽豪、华晟太阳能等企业疯狂复制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既是投资者又当创业者,在企业成长过程中能否理性看待?是否会导致资本不惜手段催熟上市?这一切的争议都有待市场检验。

高景能上市后能走向何处?资本市场在看,光伏市场也在看。

来源:数字新能源DNE


阅读余下全文

值得一看

上拉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