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5年上半年光伏4大关键词!
研发人员仅剩一人 和邦生物暂停硅片项目后续投资、停止浮法玻璃研发......
一转眼2025年已过去1/2,今年上半年光伏行业不可谓不热闹。开年两份重磅文件点燃上半年装机热潮,各家光伏企业却依旧在“越卖越亏”的泥淖不断挣扎……
前事不忘,将来之鉴也。回望光伏行业上半年,数字新能源DataBM.com总结了4大关键词与君共享。
关键词一:抢装潮
2025年开年,《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和《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两份文件的先后发布给正处于寒冬中的光伏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430”“531”节点的出现,使得光伏行业再次掀起抢装热潮。
在抢装潮的推波助澜之下,今年前5个月我国光伏装机量创新高,1-5月光伏新增装机量达197.85GW。其中5月单月光伏新增装机量就达92.92GW,同比增长388.03%。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此前预测,2025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约为215-255GW。由此来看仅前5个月,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就已达到了预测目标的77%以上。
抢装潮过去之后该如何生存,成为了光伏人下半年思考的重点。
事实上,行业步入4月下旬开始,行业就迅速降温,据数字新能源DataBM.com不完全统计,二季度招标量环比一季度大幅下降约82%。光伏组件集中采购招标项目从3月就开始逐渐停滞,定标量在4月开始步入冰点,5月更是仅有约1.2GW采购项目定标。
市场观望情绪浓厚,都在静待各地进一步承接政策的落地。
市场的急速升降温也呈现在了光伏产品的价格方面。受抢装潮影响,今年上半年光伏产品价格波动较大。
据数字新能源DataBM.com跟踪数据显示,多晶硅价格在4月之前较为坚挺,随着抢装潮热度散去价格也出现断崖式下降;硅片、电池和组件价格则均呈现“倒V型”走势。(注:上半年组件价格走势分析请点击:2025上半年组件价格周期全复盘)
关键词二:反内卷
近日,“反内卷”的声浪愈发高涨。破除内卷已成为光伏行业当前自上而下的共识。当前国家层面已定调指方向,相关部门也已行动起来了,光伏协会和企业更是积极响应。
上半年政府部门召开多次会议,不仅将反内卷写入政府报告,并以立法形式推动反内卷的落地。在近期的会议上,相关部门还对光伏企业提出“进一步拓展光伏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加快塑造我国下一代光伏产品的竞争优势”的要求。
不少光伏企业在6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也已纷纷表态要助力行业“反内卷”。
在今年上半年已有不少企业选择减产“自救”,例如国内十大光伏玻璃厂商决定集体减产30%;早在2024年底通威股份、大全能源两家硅料龙头就已宣布减产控产,上半年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等环节不少企业也降低了排产,助推产品价格回归理性,助力行业回归发展正轨。
在今年5月光伏行业内还传出了协鑫科技、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等6家行业巨头正计划通过专项基金收并购存量产能及存货。在6月的SNEC光伏展会上,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还透露中下游的拉晶切片、电池组件也将进行大整合。
硅料收储时间表
虽然这场“大刀向内”的供给侧改革行业各界翘首企盼已久,但是“大刀落下”哪有不痛,又怎么会一帆风顺?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反内卷之战”中,整治低价竞争、清退落后产能成为了首要任务。据行业媒体报道,在7月3日工信部召开的光伏闭门座谈会上,李乐成部长在听取3家头部企业毛利率已跌穿3%的汇报后当场表示:“低价无序竞争必须终结,落后产能清退纳入政治任务!”
然而根据数字新能源DataBM.com调研跟踪,当前部分组件龙头企业率先扛起大旗推动价格回归理性的同时,不少二三线企业为争取订单及市场份额却仍在加大降价促销力度,令本轮的组件价格的回归充满不确定性。
不仅如此,近日市场上传出“光伏反内卷出现叛徒”的消息。消息称,有两家硅料企业在当前背景之下依旧选择低价出货。
关键词三:国内龙头“掐架”
专利战在光伏行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我国光伏企业从最初的被动应战到后来的主动维权,今年上半年更是直接开启了“龙头掐架”。
2025年开年,晶科能源给光伏行业丢出了一颗重磅炸弹,其控股子公司上饶新源越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侵害发明专利权”为由将隆基绿能以及江西上为科技有限公司告上法庭。
由此,双方展开了专利拉锯战。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仅今年上半年上述两家公司的专利战已涉及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多个国家。
与此同时,在2月份,天合光能一纸公告宣称,阿特斯方侵害其两项发明专利,要求对方赔偿10.58亿元,不仅创下光伏行业专利战中的最高索赔金额,更是创下了光伏行业诉讼官司金额的最高纪录。
对此,阿特斯方也积极回应称不存在侵权。
不过作为被诉方,隆基绿能和阿特斯开启的却是两种不同的反击之路:隆基绿能是选择以牙还牙,反诉晶科能源侵权;阿特斯则是釜底抽薪,向相关部门提交了专利无效宣告的请求。
国内光伏龙头在深陷专利缠斗之时,国外巨头也伺机发起了专利攻势。
今年上半年,First Solar以晶科能源和阿特斯侵犯其TOPCon专利技术US9,130,074为由先后于2月和5月将两家企业分别告上了美国特拉华州地方法院。
关键词四:海外市场
随着国内市场蛋糕越来越难抢,海外已成为了近年来光伏企业的自救新出路。无论是头部企业还是二三线企业都在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根据数字新能源DataBM.com跟踪统计,今年上半年有17个海外项目动态更新。从项目建设地上来看,位居首位的是印度尼西亚(6个项目),紧随其后的是美国(4个项目)。
印度尼西亚和美国也是今年上半年光伏企业尤为关注的两个地区。
众所周知,美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单一光伏市场自然是光伏企业眼中的香饽饽。但由于政府换届,各党派理念不一等原因,美国对内对外政策反复无常。
2025年1月,共和党派特朗普再次上任。他一上任便“大刀阔斧”对美国内外政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对内方面,特朗普坚持反对绿色能源发展,一上任就宣布再次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并签署了多项行政命令以废除拜登政府的“绿色新政”。
最近特朗普又签署的“大而美法案”——包括了提前终止清洁能源税收抵免等政策,使得美国国内光伏行业更加如履薄冰(详情请点击:“大而美”法案仅一票优势通过!)。
对此,伍德麦肯兹在近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短期之内美国光伏市场可能出现一波“抢装潮”。但对于未来,伍德麦肯兹预测,随着税收抵免的取消,(美国)太阳能未来10年装机量可能下降17%,预计仅能达到375GW(交流电)。
业内认为,美国光伏行业进入“至暗时刻”。
对外方面,作为关税重度爱好者,特朗普再次挥动关税大棒,多次扬言宣布对全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和地区征收关税。
近日,特朗普又于7月初宣布自8月1日起对日韩在内的14个国家进口产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关税,其中包含了印度尼西亚。
熟悉光伏行业的人都知道,印度尼西亚曾被认为是美国“双反关税”之外的一片净土。
当前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征收高额的双反关税已成定局(具体请点击:东南亚光伏双反关税最新进展!),印度尼西亚成为了不少光伏企业布局海外市场首要考虑市场。
对此业内人士也早有预测,美国迟早会留意到并进行相应打击。如今这一预测已成为现实。
不过中国光伏企业对此也早有防备,自去年开始不少光伏企业已在中东、非洲等地进行布局。从“2025年上半年海外光伏项目汇总”表格可以看出,今年上半年中国光伏企业也已开启了土耳其、阿根廷等新兴市场的布局。
阅读余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