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光伏关税翻倍,害了谁?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 · 2024-05-15 18:09:30

中企根本不在意。......

5月14日,美国政府宣布对我国太阳能在内的多个行业产品进行加征关税。拜登称为了保护美国制造业,其将中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件的关税由原301条款中的25%提升至50%。

对此,我国商务部、外交部均表示,美方这是滥用301关税复审程序,是在错上加错。同时也表明我方将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但对于已经经历了美国关税打击14年之久的中国光伏企业来说:毫不意外。毕竟中国光伏企业最初可是遭受过最高近250%的美国关税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宣布加征关税之中,美国政府表示计划暂时将用于生产国内太阳能电池板的设备排除在关税之外。

美国政府这算盘打得全世界都听到了。

既想要使用我国高性价比的光伏产品发展本土光伏产业,助推清洁能源目标的实现,但又想要打击中国光伏企业在美国的市场。

50%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关税

对中国光伏企业影响有多大?

影响甚微。

受困于美国政府阴晴的不定的关税政策,中国光伏企业一直在寻找“解决办法”。

对于加征关税之事,中国光伏企业似乎早有预料,早在去年就纷纷远赴美国建设制造工厂,一时间掀起了“赴美建厂”的浪潮。

据数字新能源DataBM.com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日,已有7家光伏企业在美国建设了电池或组件(或者两者都有)制造工厂,总产能超过25GW。

15日,隆基绿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等多家头部企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此次对中国光伏产品加征关税对国内光伏企业基本没有影响

对于剩余还未在美国建厂的中国光伏企业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在东南亚或海外其他地方建厂的企业。美国的光伏关税政策一直都是紧盯中国地区,而对于海外其他国家相对较为宽松。前期为进入美国市场,中国企业在东南亚等地建设了制造工厂。

这些企业目前并不受此加征关税影响,但需注意的是,美国对于泰国、越南、马来西亚以及柬埔寨实行的关税豁免政策仅剩月余,且不再延续。

第二类:产品直接出口美国企业。这部分企业可谓是此次美国加征关税的“受害者”。

但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对美国直接出口的光伏电池及组件金额仅约7.4亿元,占去年全年光伏电池及组件出口额的0.18%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专家组副主任吕锦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去十二年来,中国产的光伏产品基本没有直接出口美国。

由此看来,美国的打出的“这一枪”连中国光伏企业的皮毛都伤害不了。

加征光伏关税“子弹”中伤了谁?

据外媒报道,美国政府对光伏电池及组件加征关税的举动遭到了当地一些承包商的反对。

科罗拉多州民主党籍州长贾里德·波利斯(Jared Polis)也说,这对美国消费者而言是个“可怕的消息”。

据观察者网消息,波利斯在社交平台X(原推特)上说,对太阳能电池和其他产品征收关税“对美国消费者来说是个可怕的消息,对清洁能源来说是个重大挫折”。

他写道:“关税是向美国人直接征收的累退税(纳税人的负担率随课税对象数额的增加而递减的税),这次增税将打击每个家庭。

来自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的房屋建筑商吉姆表示,这(对中国光伏产品加征关税)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新的关税意味着我和我的客户都将支付更多费用。”

他表示,他的许多客户都是最近退休的人,因为生活成本较低而搬到该州,他说他们无法承受任何价格上涨。

“人们会选择花更多的钱来建一个水池,而不是为太阳能电池板支付更高的费用。”另一位承包商基斯表示,现在的利率(编者注:这里的利率是指25%的关税)已经够难卖任何(光伏)产品了。

据观察者网消息称,自特朗普政府时期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以来,美国消费者已经为太阳能电池板、钢铝等进口中国的商品支付了超过2300亿美元

此前,拜登还曾抨击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说:“他认为他的关税是由中国支付的。任何经济学大一学生都能告诉你,美国人民在为他的关税买单。”

“自相矛盾”的美国政策

美国加征关税的这一举动同样也遭到了本土太阳能产业协会的反对。

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主席阿比盖尔·罗斯·霍珀表示,新关税实际上也将意味着拜登政府实现美国向清洁能源转型的目标的另一个障碍

其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太阳能价格不断攀升、项目延误和取消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这一失误将对美国太阳能市场产生毁灭性影响。”

众所周知,美国政府此前提出了“到2035年实现无碳电网”和“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这两大能源目标。

但薄弱的本土光伏产业是远远无法支撑其实现这一目标。故此其需要借助强力来助推清洁能源目标的完成。而强大的中国光伏企业则是其唯一的选择。

美国政府一边需要“强大”的中国光伏企业,但一边又担心中国光伏企业的“强大”。

于是便有了目前又当又立且自相矛盾的光伏政策。

对此我国某头部电池组件企业负责人对媒体表示“(加征关税)短期会有影响,但是中长期对公司海外业务的影响不大。美国也清楚,其国内光伏的本地产能远远不够,也永远不会够。”

阅读余下全文

值得一看

上拉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