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M年度回顾 | 2024年光伏十大关键词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 · 2025-02-14 09:23:37

2024年,对于光伏人来说是极其寒冷的一年,其正在遭遇光伏行业有史以来最严峻的周期阶段,产业链价格的持续崩塌致使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哪怕是龙头企业也深陷困顿。“危机危机,危中有机。”这一年中国光伏企业虽面临种种困境,却也迎来新的机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迎接未来。如今,回望光伏行业的2024年,数字新能源DataBM.com归纳总结了十大年度关键词,窥其规律,探其发展。......

2024年,对于光伏人来说是极其寒冷的一年,其正在遭遇光伏行业有史以来最严峻的周期阶段,产业链价格的持续崩塌致使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哪怕是龙头企业也深陷困顿。

“危机危机,危中有机。”这一年中国光伏企业虽面临种种困境,却也迎来新的机遇。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迎接未来。

如今,回望光伏行业的2024年,数字新能源DataBM.com归纳总结了十大年度关键词,窥其规律,探其发展。

关键词一:价格磨底

光伏产业链的价格自2023年经历了断崖式下跌之后,2024年便进入了持续性磨底阶段。

多晶硅价格截至2024年12月26日,N型复投料价格已经逼近4万元/吨,N型致密料均价则已在3.65万元/吨,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则维持在3.8万元/吨。

据数字新能源DataBM.com跟踪,N型G10L硅片截至12月26日成交均价达1.03元/片,逼近1元/片大关,较2024年初价格已下跌50.95%。

2024年电池片价格最高跌幅达42.55%,截至2024年12月25日,电池片成交均价在0.265-0.285元/瓦。

根据数字新能源DataBM.com跟踪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组件价格已跌至0.6X元/瓦关口。其中,TOPCon组件均价为0.65-0.66元/瓦,HJT组件成交均价在0.74元/瓦,BC组件成交均价在0.743元/瓦。

虽然在2024年下半年行业协会对于组件中标价格进行严格监管,头部企业也纷纷带头“涨价”,但据数字新能源DataBM.com调研得知,其实在实际成交过程中存在较大议价空间。

关键词二:再创新高

1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为277.17GW,新增装机量再创新高,但增速有所放缓。

具体到月度装机量来看,2023年多数月份同比增长都超过了100%,其中2023年3月的装机量甚至翻了4倍。但从2024年的装机增速来看,增速最大的是1-2月份,同比增长超80%;而在3、4月份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关键词三:反内卷,求自律

面对此轮行业残酷的虐杀,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行业协会2024年都组织了许多会议探讨光伏行业如何突破当下困境,“反内卷”成为了会议不约而同的主线。

据数字新能源DataBM.com粗略统计,2024年仅以自律为主题的会议就有3场。不仅如此,光伏行业还成立了自律委员,签署自律公约。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太阳能光伏产品分会组织22家企业成立对外贸易企业自律委员会,并签署自律公约;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也牵头召开座谈会,超过30家光伏产业链企业签订自律公约,计划从2025年1月起对产能进行管控。

企业方面,各环节企业也纷纷采取行动:首先隆基绿能、TCL中环宣布上调硅片价格,旨在通过价格调整推动行业走出低价竞争泥潭;之后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直接官宣减产,以求缓解行业供需压力、稳定并提振市场行情。据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光伏行业各环节开工率在50%左右。

除此之外,自10月起,光伏行业协会开始公布组件成本参考价,并以此“划线”,严格监管行业内“以低于成本价中标”行为。受此影响大部分组件企业,尤其头部组件企业的对外报价基本以此为底线,有不同程度的上浮。

关键词四:大洗牌

在遭遇有史以来最严峻的周期阶段的背景下,我国光伏行业退市、破产、裁员等坏消息不断传来。

据数字新能源DataBM.com粗略统计,2024年,有20余家光伏企业IPO无奈终止,超5家上市企业被摘牌退市;至少16家光伏企业进入破产程序。

想要在行业低迷的状态时活下去,降本成为企业们常用和惯用的经营策略。在这一策略下,企业通常视裁员为实现快速削减成本的最直接手段之一。

据数字新能源DataBM.com了解,2024年,光伏行业从龙头企业到“十八线”的小企业都在进行裁员。其中热度最高的,当属隆基绿能的两次裁员。

2024年3月,隆基绿能被曝裁员,品牌部回应裁员约5%,主要涉及职能部门和校招人员,涉及部分生产人员。近3个月后,其子公司西咸分公司因减产再次裁员。

除了上述这种直接裁员的,还有企业开启了“曲线裁员”模式,例如严抓考勤考核、大幅下调工资、技术人员转岗做保安、转签劳动合同清零工人工龄等等,其目的无非就是逼迫员工主动离职。

不仅如此,在2024年末裁员潮再次来袭,已有龙头在进行第三次裁员,也有部分企业打着“放假”的旗号,按月为单位让员工休假。据媒体报道,其实有的企业自2024年6月初就开始给产线“放假”了。

据数字新能源DataBM.com最新了解,某龙头企业内部通知,2025年起该公司销售人员工资不再包含底薪,仅依靠提成,实行“多卖多得”。但据其内部员工透露,虽然没有了底薪,但是提成绩点却依旧不变。不仅如此,该公司还同步实施了末位淘汰制。

关键词五:关税壁垒高耸

此前,数字新能源DataBM.com梳理了近两年来的对我国光伏行业实施关税贸易壁垒的国家以及其最新的光伏关税政策动向(详情请点击:一年八国实行关税调整!中国光伏出路何在)。

2024年贸易壁垒“这堵墙”是愈发高耸。一方面,在市场端传统光伏大国欧美印在加快出台和落地对我国光伏产品限制措施,部分新兴国家亦是如此。另一方面,贸易壁垒范围在加大,已延伸至东南亚地区。

与此同时,美国、印度等传统光伏大国在打压我国光伏行业之时,其光伏产品本土化供给能力也在加强,形成于与我国企业的竞争关系。例如:截至2024年10月,美国的本土组件产能不低于45GW,印度不低于77GW。

不仅如此,印度、土耳其等国家的制造能力不仅满足本国的需求,还在积极向欧美市场进行渗透,更是直接成为了我国光伏企业的海外出口的竞争对手。

关键词六:出海2.0+

为了应对海外各国“挥动”的关税大棒,我国光伏企业在2023年开辟了“出海2.0”模式——从“中国造,全球卖”变成“全球造,全球卖”。中国光伏企业“扛着锅碗瓢盆”就奔向了海外工厂,2023年便掀起了“赴美建厂”的热潮。

然而由于复杂的地缘政治、国际贸易往来等原因,加之历史经验,中国光伏企业深刻意识到不能拘囿于一地。在2024年,中国光伏企业便开启拓展新的海外市场,从美国转向了中东和非洲地区。

据数字新能源DataBM.com不完全统计,仅2024年,我国就有9家光伏企业在中东建设了10个光伏项目,总投资额超343亿元人民币(仅有6个项目披露了投资额);与此同时,青海丽豪、晶澳科技两家企业在下半年又远赴非洲分别建设了硅料、电池和组件产能。

我国光伏企业一边努力拓展新市场,一边也在积极实现海外工厂的本土化运营。例如,天合光能通过资产置换获得美国当地企业的股权;TCL中环控股子公司宣布只专注于美国市场。

关键词七:专利战

“专利战”在光伏行业早已算不得新鲜事情。但纵观过去专利战主要是外国光伏企业针对打压我国光伏企业常用的一种手段,但在2024年专利战走向了一个新的方向——中国企业开始“主动发起”专利战。

据数字新能源DataBM.com不完全统计,2024年,光伏主产业链企业之间至少有11起专利纠纷,其中9起案件均有中国光伏龙头企业主动发起,主要发起企业为天合光能、晶科能源以及晶澳科技。

TCL中环控股子公司Maxeon与阿特斯4年后再次就专利技术的对线打响了2024年全球市场光伏专利战的第一枪。

据外媒报道,2024年3月25日,Maxeon宣布对阿特斯阳光电力(CSIQ)提起专利侵权诉讼,重点是涉嫌未经授权使用其TOPCon太阳能电池技术。此次诉讼是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提起。

不过,在2024年打响中国光伏企业主动发起专利战的第一枪的应是天合光能。

2024年上半年,天合光能以专利侵权为由分别在美国和中国起诉了润阳股份和中清光伏;同时天合光能以同样的理由还向上海海关申请扣押了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和无锡云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运往海外的光伏产品。

紧随其后2024年7月,晶澳科技以专利侵权为由将正泰及其欧洲子公司告上了欧盟统一专利法院(UPC)。

……

在龙头企业加速行动的同时,一些二三线企业也开始向侵权行为发出警告。

在2024年6月,大恒能源发布公告称,全面屏光伏组件为其大恒能源首创,但在2024年SNEC光伏展上,其发现了若干模仿其全面屏组件技术的产品。对其全面屏的“模仿”行为,大恒能源表示已经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对任何形式的侵权行为保持追诉权利。

可见,中国光伏企业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正在快速觉醒。中国光伏企业要时刻警醒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仅要跑得快,更要站得稳。

关键词八:并购潮起

2024年,随着光伏行业出清行至深水区,资源加速向头部企业集中,并购成为了光伏行业的热门话题之一。

自2024年4月始,从政府到协会纷纷进行了一些动作来推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2024年4月,国务院印发“新国九条”,倡导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等手段提升发展质量;5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召开“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呼吁鼓励行业兼并重组;6月,证监会“科创板八条”更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9月,证监会又发布“深化并购重组改革意见”鼓励产业整合、提升重组市场交易效率……

与此同时,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等规则,也同步公开征求意见。

在此氛围下,在2024年8月,光伏行业最大收购案诞生。

2024年8月13日晚间,通威股份的一则增资意向性协议公告点燃了整个光伏行业,也拉开了光伏行业新一轮并购与重组的序幕。

通威股份拟不超过50亿收购润阳股份51%股权。交易完成后,润阳股份将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根据通威股份关于上述收购事项对外最新披露显示,相关工作目前尚在进行中,交易各方仍在持续就交易相关事项进行磋商。

关键词九:政策加持

虽然光伏行业在2024年的发展遭遇重重挑战,但从长期来看光伏行业也有着新机遇,尤其是在政策方面。

2024年3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其中,该意见指出在“持续完善绿色低碳转型政策体系”中提出“修订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持续开展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提升试点工作。研究光伏电站升级改造和退役有关政策。”

2024年6月24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利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富余电力,通过电解水制绿氢并合成绿氨,实施燃煤机组掺烧绿氨发电,替代部分燃煤。”“鼓励煤炭与煤电联营、煤电与可再生能源联营“两个联营”和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配套煤电项目率先实施绿氨掺烧示范。”

2024年8月6日,《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7年)》发布,明确提出要“整合源储资源、优化调度机制、完善市场规则,提升典型场景下风电、光伏电站的系统友好性能。”“探索光热发电与风电、光伏发电联营的绿电稳定供应模式。加强数据中心余热资源回收利用,满足周边地区用热需求。”

2024年8月11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首次系统部署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除此之外,在法律层面,2024年11月8日,我国首部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关键词十:绿电入市

2024年分布式光伏市场依旧蓬勃发展。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达1.2亿千瓦,占当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的43%。截至2024年底,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已达3.7亿千瓦。

但伴随分布式光伏的高速发展而来的是电网的消纳问题。据媒体数据显示,2024年有40余个地区因分布式电源接入已达到稳定极限而被迫暂缓备案。

面对消纳问题,早在2022年国家发改委就提出了“探索开展绿色电力交易”。到2024年,绿电入市节奏加快。

2024年10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以独立或通过微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虚拟电厂聚合等方式公平参与电能量、辅助服务等各类电力市场交易;

2024年11月19日,河北发改委发布了《河北南网分布式光伏参与电力市场工作方案》,是我国分布式光伏入市的首份政策文件。

该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以2030年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参与市场交易为目标,遵循‘先增量后存量、先商用后户用、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有序、分类地推动分布式光伏入市,最终实现与集中式新能源的入市电量比例相同,逐步引导分布式光伏合理承担系统调峰、调频等消纳成本。”

这一河北发改委这一政策文件也拉开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序幕,随后山东、浙江、广东等省市也纷纷跟进落地政策、部署推动。

阅读余下全文

值得一看

上拉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