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菏泽|菏泽追新逐质跨越4943公里挑战生命禁区

山东省人民政府 · 2025-08-06 11:42:52

山东菏泽企业康沃控股自主研发甲醇新能源分布式电站,成功应用于新疆喀喇昆仑高原矿区,实现零碳排放与高效发电,展现“山东智造”在极端环境下的技术实力与绿色能源创新应用。......

菏泽追新逐质跨越4943公里挑战生命禁区

“绿色动力”点亮昆仑之巅零碳灯火

盛夏,新疆喀喇昆仑山深处依旧银装素裹。这里常年平均气温低于零摄氏度,冰川密布且是当地的重要水源地,对环保的要求近乎苛刻。

就在今年5月,来自菏泽鲁西新区的山东康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沃控股”)的运输车队,跨越4943公里抵达这片生命禁区,在平均海拔5700米、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铅锌矿之一的新疆和田火烧云铅锌矿采矿工程现场,通过一台台自主研发的甲醇新能源分布式电站,将源源不断的电流送入矿区设备,以“山东智造”的实力,抗住了高原严寒、缺氧与生态保护的三重挑战,点亮了昆仑之巅的零碳灯火。

“在新疆和田火烧云铅锌矿采矿工程现场,使用的正是这款甲醇新能源分布式电站。这款产品以甲醇为燃料,采用氧气稀薄燃烧技术和高压缩比高滚流燃烧室结构,发电成本比柴油发电机组降低50%,环保和经济效益都很突出。”7月31日,在康沃控股的生产车间里,董事长胡庆松指着一排排组装完毕的甲醇新能源发电机组告诉记者,作为2023年度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产品,它的“过人之处”远不止于此。

在离网供电场景中,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生命线”。针对极地等特殊应用场景,康沃控股的研发团队下了“硬功夫”,实现了设备在海拔4500米以上区域运行时功率衰减控制在15%以内。“为保障电站在低气压与低氧环境下稳定运行,我们研发团队对发动机进行了包括耐寒材料、智能氧耗补偿系统、动力加热系统、高能量点火、高滚流燃烧室等上百项针对性改进,确保设备在-40℃—60℃的极端环境下,轻松启动与持续运行。不仅如此,整机采用全环境适应性设计,具备了防高温、防极寒、抗风沙、耐盐雾腐蚀特性。”胡庆松告诉记者,发动机采用的甲醇燃料,实现了纯净排放,甲醇回收装置,一滴甲醇也不浪费,燃料全面利用,单套电站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吨,燃烧成本减少近40%,生态与收益实现了双赢。同时,当甲醇泄漏时,高灵敏度泄漏监测装置实现了当即触发并自动关停,为安全再加一道“保险”。

从矿井开采到石油钻探,这些“硬核”设备已在全国多地的中石油、中石化、陕煤等企业旗下的多个项目里“上岗”,为工业生产提供着稳定又清洁的“不间断电力”。胡庆松告诉记者,这不仅是康沃控股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的标志性成果,更印证了“山东智造”在极端环境下的实力。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康沃控股的底气来自持续的科技创新。目前企业拥有国家专利55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软件著作权10项,参与制定4项行业标准,主导产品覆盖11个系列、300多个品种,广泛应用于发电设备、船舶舰艇、特种机械等领域,在国内市场实现综合服务运营商全覆盖,并出口到全球六大洲。

崛起的康沃控股并非孤军奋战。在菏泽,设备制造产业正形成“抱团发展”态势。今年1至5月份,菏泽市396家规模以上机电设备制造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37.16亿元、利润15.35亿元;6家“链主”企业营收达16.92亿元,同比增长9.9%。康沃控股作为其中的“链主”之一,正以甲醇动力为支点,撬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发展。

“上游‘协同’,拉动本地生物质甲醇制备、储运设备产业;中游‘整合’,与菏泽高端制造企业合作实现发动机核心部件本地化配套;下游‘应用’,为石油钻探、新基建等山东优势产业提供绿色动力。”胡庆松说,这种全链条联动,让“菏泽智造”的能量不断持续放大。

菏泽市聚力实施新质生产力培育工程,发展质效持续提升。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深入推进“强基固本 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加快推进10条重点产业链强链聚群。以新能源产业为例,通过统筹布局,累计引进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32个,总投资超500亿元。海辰储能一体化零碳产业园两期项目同步开工。3个县入选省“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试点,采煤沉陷区5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即将并网发电。获批锂电池储能调峰项目7个、共1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规模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达63.6%,居全省第3位。(记者 蒋鑫)

阅读余下全文

值得一看

上拉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