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赚13年,最高爆赚80亿,光伏硅王为何还这么缺钱?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 · 2025-07-22 18:43:15

7月16日晚间,合盛硅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宁波合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盛集团”)拟以26.34亿元向肖秀艮转让5.08%的公司股份。......

7月16日晚间,合盛硅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宁波合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盛集团”)拟以26.34亿元向肖秀艮转让5.08%的公司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交易完成后,肖秀艮将持有合盛硅业5.08%的股份,有望成为公司第四大股东。股权信息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合盛硅业第三、第四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分别为15.18%和2.29%

宁波前“首富”,打折卖股份

资料显示,合盛硅业由宁波合盛集团于2005年投资成立,2017年上市,现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完整的硅基全产业链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罗立国

自2017年上市以来,合盛硅业的股价一路攀升至259.8元/股的历史峰值,其公司市值也顺势突破2790亿元。彼时,公司掌舵人罗立国及其子女凭借持有合盛硅业78.59%的股份,成为了宁波首富

然而时隔8年,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宁波“首富”,如今却不得不通过出售股份来紧急“输血”。根据公告,此次协议转让股份的价格为43.9元/股。与合盛硅业7月16日48.71元/股的收盘价相比,折价近10%

对于此次股份转让,合盛集团在公告中明确表示,主要是出于自身资金需求和上市公司发展需要。通俗点讲,就是合盛硅业 “缺钱” 了。

业绩爆雷,上市8年后首季巨亏

根据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合盛硅业预计在报告期内,实现归母净利润亏损3-4亿元。再结合2025年一季报数据推断,合盛硅业二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5.6-6.6亿元,实现了公司自上市以来的首次季度亏损

对此合盛硅业解释称,主要系报告期内工业硅下游需求整体弱势。公告还指出,在光伏行业自律公约影响下,多晶硅整体开工率处于低位

与此同时,工业硅和多晶硅出现供需阶段性失衡,市场价格持续下行,尤其自二季度开始,光伏抢装潮退去,终端需求降温,价格跌幅扩大

不过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合盛硅业的净利润已连续三年下滑。具体来看,在2022-2024年,其净利润分别下滑了37.39%、49.05%以及33.64%

更为严峻的挑战是在负债方面。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负债567.83亿元,资产负债率约为62.56%

公开数据显示,合盛硅业自2012年起,连续13年持续盈利,归母净利润总和超258亿元,其中,20121、2022年净利润更是高达82.22亿元、51.48亿元

尽管近三年业绩也在持续下滑,但也处于盈利状态,为何2025年第二季度才现首亏的合盛硅业,如此缺钱?笔者认为,这或许还与合盛硅业近年来疯狂扩张其商业版图密不可分。

公开资料显示,合盛硅业的业务范围已从多晶硅延伸至光伏组件,甚至涵盖了玻璃、边框、胶膜、焊带等,力求将整个光伏产业链尽数纳入囊中。

然而高扩张必然伴随着高投入。截至2025年3月31日,合盛硅业拥有超361.4亿元的在建工程,同期固定资产为326.6亿元,两项合计688亿元

而在扩张开始之前的2020年,其在建工程仅为39.58亿元,同期固定资产为106.4亿元,两项合计为145.98亿元。对比来看,合盛硅业在用不到五年的时间 ,其“在建工程+固定资产” 翻了近5倍

至于这数百元的在建工程存量何时能转为固定资产,目前仍是未知数

此外,数字新能源DataBM.com还注意到,在合盛硅业庞大的在建工程中,还有超200亿元的高纯多晶硅项目,即中部合盛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和东部合盛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

其中,中部合盛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的首条10万吨/年高纯多晶硅产线,已于2024年2月成功实现量产。然而,在2024年年报中,这投入超200亿元的多晶硅项目,却并未贡献任何的营业收入

事实上,合盛硅业也曾多次向外界发出“缺钱”信号

自2025年以来,合盛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罗燚曾多次质押合盛硅业部分股份。其质押融资资金用途多为偿还债务、生产经营和补充流动资金等。

此外为缓解资金链紧张,合盛硅业积极融资。2月11日,合盛硅业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BS)进行融资,发行规模预计不超过40亿元

由此,对于当下的合盛硅业来说,当务之急是尽快调整策略回笼资金,同时积极寻求合作伙伴注资增资,以此缓解短期资金压力、度过难关

阅读余下全文

值得一看

上拉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