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肥城:用好“一线工作法” 全力保障项目用地
肥城通过“一线工作法”精准调研、协同联动、闭环保障,高效推进储能电站项目用地审批,助力重大项目快速落地。......
作为中储国能在肥城落地的首个大型储能电站项目,肥城市660MW先进压缩空间储能示范电站(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对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抢跑高质量发展新赛道意义重大。为全力保障项目建设高效推进,肥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始终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紧紧围绕全市“六大提质增效行动”,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全力保障重点项目用地。
一、落实一线调研,精准掌握用地需求。抽调业务科室骨干组建要素保障专班,按照“要事专办”“特事特办”原则,为中储国能公司提供前置服务,迅速响应诉求,主动对接后续用地意向。筹备初期,专班多次召开推进会议,采取“轮值当班”方式,每周2次前往拟选址地实地勘察,详细了解项目规划布局、用地规模、建设周期等情况,收集用地潜在困难,针对项目方在土地指标获取、压覆矿产资源审批手续办理等多个问题进行政策答疑解惑,为项目推进打下牢固基础。
二、盯靠一线办公,压茬推进用地环节。在获得用地范围后,提前研判报批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风险,盯靠现场,“因项施策”,加大与镇街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横向联动”和省、市两级的“纵向对接”。一是前往选址现场,研究“压占永久基本农田”、“压占历史已批建设用地”等解决方案,主动对接上级部门,科学优化用地范围。二是对接镇街,告知计划公示日期,准备土地征收预公告、现状调查公示、补偿安置方案公告拟稿,开展用印程序工作,确保征收各项公示环节紧密接续,节省法定时间。三是对接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召开村级现场会,向群众详细解读征地补偿政策,沟通、协商和优化调整方案,避免征地环节不通畅,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三、强化协同联动,及时化解用地难题。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强化多部门密切配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报件上报后提前关注系统反馈问题,及时化解了泰安市局提出的补偿政策变化涉及新旧标准、地灾评估、初设批复等17个问题。针对省厅提出的预审、执法、先转后征、用地范围合理性等4个问题,分类处置,提前汇报省级优化调整修改方案,在补正期限内按时修改完善,避免退件所有处室重审,最大限度节省审批时间。复审时全程盯靠,同时将新意见反馈至后方报件人员即时修改,仅用1日时间顺利通过上级复审,为项目创造最快审批条件。
四、坚持闭环保障,助推项目顺利落地。在66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项目的用地报批过程中,我局认真执行“闭环式”保障机制,“清单式”推进项目建设,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和时间节点,动态跟踪掌握项目进展。同时,量身定制项目材料清单和复核方案材料,落实人员、时间、办公“三集中”,畅通土地要素保障全流程,确保项目顺利落地。
阅读余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