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快航线顺利抵港,光伏出海欧洲“任督二脉”打通了?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 · 2025-10-20 09:19:05

0月14日,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首航成功,为光伏等新能源产品出海欧洲开辟新通道。欧洲是中国光伏产品最大出口市场,传统运输线路存在拥堵、成本高、安全隐患等问题。中欧北极快航更快、更省、更安全稳定,运输时效大幅提升,能降低成本、减少货损。不过,目前大规模替代传统航线时机未到,存在通航时间短、成本高、基础设施待完善等问题,但其开通提供了新选择。 ......

10月14日凌晨, 随着“伊斯坦布尔桥” 顺利抵达英国最大集装箱港费利克斯托港,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航线成功实现首航。

在这艘首次在“冰上丝绸之路”完成航行的货船上,将陆续在英国、德国、波兰和荷兰的港口完成卸载作业,装运的除了跨境电商货物之外,还有储能柜与光伏组件。新航线的开通也意味着为光伏等新能源产品出海欧洲,又开辟出了一条新通道。

高出口需求下的新选择

数据显示,作为中国光伏光伏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欧洲的光伏组件依赖于从中国进口,2024年全年获得了中国 94.4 GW组件出口规模,占总量4成以上。受出口政策、抢工囤货等因素影响,2025年前7月,中国累计向欧洲市场出口的光伏组件约为60.4GW,总量占比达到47%。

当前,中国光伏组件出口欧洲主要以海运为主,陆路运输为辅。然而,传统线航线时常出现拥堵、延误,造成额外的物流成本。同时近年来沿途频发战火、地缘政治摩擦带来的安全隐患等问题凸显,让光伏出口运输充满不确定性。

中欧北极快航目前虽然无法完全替代传统运输线路,但也给中国光伏组件出口商们提供了一条更快、更省、更安全稳定的备选路线。

更快!

中国光伏组件出口欧洲,正常情况下苏伊士航线需用时40天左右,好望角航线用时50天以上,此外陆路运输中欧班列25天以上。

而中欧北极快航是中国到欧洲主流基本港之间最快的集装箱航线。

此次“伊斯坦布尔桥”号货轮从宁波出发,到英国的航行耗时约20天的时间,单程运输时效相较传统航线苏伊士航线缩短20多天、比好望角航线缩短了30多天,更高的运输效率、更短的运输用时,也帮助光伏企业能够更快响应目的地市场的调货需求。

航程的大幅缩短毫无疑问带来了物流成本的大大降低,同时也将能帮助光伏企业、组件贸易商们减少因囤货带来的资金占用和仓储费用,尤其是对体积大、且当前单价低的光伏组件产品,影响尤为明显。

此外,中欧北极快航天气极寒,相对湿度低,甲板货物表面结露少,同时少有赤道航线上高盐雾环境,这对组件边框、接线盒电化学腐蚀风险小,也间接帮助减少了组件产品的货损。

更安全、稳定!

近年来,国际局势复杂,传统海上运输线路常年受红海战火波及,海盗侵袭,以及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航道拥堵等突发情况影响,造成货物损失、运输延误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对中国海外贸易全球供应链造成了极大的不可控风险。

同时,近年来中国光伏组件出海欧洲,传统线路是通过中欧班列线路,尽管在途时间仅比中欧北极快航慢不到一周时间,但中欧班列运载能力有限、途径国家较多,货物滞留情况并不鲜见。

中欧北极快航经过日本海、白令海峡和北冰洋海域,直达欧洲,面临的安全风险相对较低,也大大提升了运输时效的稳定性。

大规模替代时机并未到来

不过,目前来看,想要用中欧北极快航替代传统航线运输光伏组件产品的时机并未到来。

由于是极寒地区,冰情复杂且气候不稳定,北极航道每年适合货船通航的时间仅为7 月中下旬至 10 月初,目前预计全年仅能往返运营16趟。即使在夏季,也需要破冰船引航,秋冬季破冰引航的费用更是居高不下,目前的成本优势还不明显。

由于是新开辟线路,航线及沿途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完善提升,尤其是中转港口装卸能力有限,也是主要不利因素。

此外,极寒环境下,对组件等产品的包装、在途保管条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这也需要补足。

据媒体报道,按照计划,中欧北极快航明年将充分利用7月到11月的北极通航期,同时升级更大船型、装载更多货物,争取跑出更多航次。

但不管怎么说,中欧北极快航的开通,也为中国光伏全球供应链从时效、稳定、风险分担等角度,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阅读余下全文

值得一看

上拉加载更多

阅读榜

关于公开征求《省发展改革委关于优化分时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