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光伏黑马或将诞生?四强联手在下一盘什么棋?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 · 2025-02-20 15:57:26

近日,“五粮液联手隆基”的消息引爆光伏行业的关注。该消息源自于一家新的光伏企业——宜宾英发德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发德睿”)的成立。......

近日,“五粮液联手隆基”的消息引爆光伏行业的关注。该消息源自于一家新的光伏企业——宜宾英发德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发德睿”)的成立。

2月14日,宜宾英发德睿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主营业涵盖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

该公司共有4名股东,分别是宜宾英发德耀科技有限公司(持股50.1%)、四川五粮液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20.01%) 、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9.9%)、宜宾市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9.99%)。

根据股权穿透,不难看出英发德睿背后其实分别是英发集团、五粮液、隆基绿能以及宜宾政府四方力量。

2024年11月5日,英发德耀和隆基绿能在四川宜宾举行16GW HPBC电池片项目战略合作签约协议。此次参会人员除了隆基绿能、英发德耀和四川宜宾市三方人员之外,还有五粮液董事长曾从钦。

彼时外界对于曾从钦的出席进行了各种猜测,如今看来应是为此次合作“铺了路”。

白酒龙头的光伏梦

由于白酒消费市场放缓、“双碳”政策等原因,五粮液很早便透露出了要跨界新能源的苗头。

在2年前,2023年4月,五粮液就成立了一家名为四川五粮液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达10亿元,经营范围涵盖新兴能源技术研发;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等。当时,五粮液证券部也透露了,该集团确实是在考察新能源领域,主要是光伏储能方面。

仅2个月后,2023年6月19日,五粮液就通过其旗下四川五粮液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入股了一家光伏企业——四川和光同程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光同程”),认缴出资1,666.67万元,持股10%,成为该公司第四大股东。至此,五粮液正式进军光伏行业。

同样,也正是入股和光同程这一举动,也显出了五粮液在光伏领域不小“野心”。

资料显示,五粮液入股的和光同程致力于成为光伏行业电池端领军企业,成立之初便宣布豪掷150亿元建设32GW电池片项目。2023年11月,电池片项目一期16GW投产,同时二期项目正式启动。

奈何风云突变。2023年下半年光伏行业步入行业低谷期,产业链价格急速崩塌,行业亏损面迅速扩大,原本热闹非凡的光伏行业逐步变得冷清,不少项目终止、延期或者没有下文。

和光同程的二期项目也难逃其中,自2023年11月宣布正式启动之后,该项目便对外再无新的进展。

如今,五粮液再次参与到隆基绿能和英发德耀的合作之中,而在当前这样的环境下继续加码光伏行业,依然显示出五粮液入局光伏行业的坚定——无惧当下行业低谷期布局的风险,向外界透露了其继续看好光伏行业前景。

隆基与英发为何双向奔赴?

五粮液加入此次合作是为了“加码”自己的光伏梦,那隆基绿能和英发德耀此次合作初衷也不难理解。

2024年12月31日,隆基绿能发布其2024年12月投资者活动记录表,对于其与英发德耀合作问题进行回复:“公司与英发德耀在HPBC电池产能建设合作方面进行技术授权股权合作,旨在加速加速高效BC电池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构建BC电池技术发展的良性生态。”

作为被隆基绿能全力押注的技术线路,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曾在去年11月预测,BC技术产品的市占率在2027-2028年将达到50%

但截至当前,业内在BC线路布局上规模的企业也仅有隆基绿能和爱旭股份,截至2024年11月底,光伏BC电池现有产能规模也仅为55GW。要达到50%的未来市占目标,需要龙头的持续推动。

显而易见,牵手英发德耀,隆基绿能是为了“拉队友”,壮大BC队伍,形成规模效应,从而降低BC产业链的整体成本。

而对于英发德耀来说,合作是其对行业新技术的一次加速布局

据英发德耀董事长张敏此前采访透露,该公司目前产能为27GW。据了解目前应均为TOPCon产能

当下光伏行业电池技术百花齐放,但主流的TOPCon技术已面临供需失衡、价格战等问题。

不仅如此,据业内人士表示:“在未来两到三年,TOPCon依旧会是主流技术路线。”换句话说,TOPCon技术的生命周期或仅剩2-3年时间了。

这对于英发德耀或许就不得不开始考虑新的技术路线问题。

但如今行业正值低谷时期,光伏主产业链价格全线崩溃,企业利润均承受高压。生存都尚且艰难,企业恐无多余资金砸技术搞研发。再加之时间紧迫,如此背景之下,直接“抱大腿”也不失为一种明智选择。

宜宾政府的“向光之行”

除了各方企业的主动合作意向之外,此次合作当然也离不开宜宾政府的推动,其目的也十分明确——打造光伏之都

2025年2月11日,宜宾市发改委发布“宜宾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2024年宜宾市累计建成投产硅棒58GW硅片50GW电池片56GW组件2GW产能及相关配套产能。该地已成为全国建成N型太阳能产能最大地级市,预计晶硅光伏产业产值293亿元

同时报告显示,2025年宜宾市力争晶硅光伏产业实现产值350亿元

按照宜宾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薛庆在“2024光伏行业年度大会”透露,宜宾市2025年工作计划明确,宜宾将抢抓HJT、BC电池技术布局窗口期,积极引进技术储备足、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或团队,小规模布局3GW-5GW的量产线等

不仅如此,数字新能源DataBM.com还了解到,宜宾的下一个目标是到2027年,光伏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建成全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和国家级光伏产业集群。

宜宾要达成上述光伏产业目标,也需行业龙头的助力,隆基绿能作为光伏行业“一哥”,能将其“拉”入阵营之中无疑为推进其光伏产业发展目标的注入强劲动力。

阅读余下全文

值得一看

上拉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