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勃华:2023年光伏行业发展回顾与2024年形势展望(附文字全文)
2023年国内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64%。......
2024年2月28日,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光伏行业2023年发展回顾与2024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作“2023年光伏行业发展回顾与2024年形势展望”主题报告。
他表示,2023年国内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在64%以上,对应产量分别为143万吨、622GW、545GW、499GW。光伏新增装机216.88GW,硅片、电池、组件出口量分别同比增长93.6%、65.5%、37.9%。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根据现场演讲,整理演讲原文如下:
回顾
2023年光伏行业的情况,四个字可以概括,就是喜忧参半。
制造端几个主要的环节中,最低的增长率都超过64%,应用端增长率接近了150%,同时,出口量也是实现了大幅的增长。
忧的方面,在主要环节快速增长的同时,光伏产品价格也出现快速下降,合理的价格下降对于行业发展是一件好事。本次出现了不少非理性因素,所以价格的下降幅度非常大,2023年,年初到年底价格降幅超过了40%,甚至于有的跌破了成本价。
出口方面,硅片、电池片、组件三大环节最低的增长速度都达到了38%,但是光伏产品出口的总额却出现了下降,大概5.4个百分点。
多晶硅环节,2023年多晶硅全年产量143万吨,增长率接近67%,并呈现这样几个特点。
新增的产能进一步释放,N型硅料的占比在逐月地提升,年初时候出货统计大概占20%左右,到了年底就占到了50%。
技术方面实现进步,多晶硅的生产电耗进一步地降低,综合及还原电耗都在下降。2023年多晶硅综合电耗降从十年前的100降至57;还原电耗也从60以上降低到43。
硅片环节,2023年硅片产量622GW,同比增长67.5%。同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大尺寸硅片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地增加,据统计当前182 加上 210 硅片的市占率已达到98%,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二是硅片的形态方面,呈现了多样化发展的态势,目前市场上方型片、矩型片、微矩型片并存,而且发展速度都很快。比如,矩形片市占率已经占到了10%。预测2024年底,这个数据可能到30%左右。此外,2023年底微矩型市占率也达到了20%左右。
电池片方面,2023年电池片产量达到了545GW,同比增长64.9%。
2023年,N型电池的市场占有率在快速地增加,特别在2021年后,市占率在快速上升,到2023 年已经超过25%,从去年情况看来,基本上N型已经主导了增量的产能。
电池转换效率方面也在稳步提升。2023年,不管是 PERC、TOPCon还是HJT,转换效率都得到了一定幅度地提升。尤其是N型,不管是TOPCon还是HJT,都大大地快于PERC的提高速度。
组件方面,2023年组件产量接近500GW,同比增长69.3%。
一方面组件最大功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且是快速地提升。2020年的时候最大功率还是600W左右,去年已经超过了750 W,三年的时间,提高的幅度超过了20%。
另一个特点就是双面组件的市占率在快速地扩大,从 2020 年不到30%的到2021年的37.42%,2022年40.4%,到了2023年占比达到了67%,一年一个台阶,还有越来越快,越大的趋势。
N型产品的市场需求旺盛,据媒体统计,8月以来N型组件在招标当中迅速起量,到了9-12月,单月的N型组件招标占比为70%左右。
应用端的情况,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量 216.88GW。前四年总量相加也才220GW,2023年一年时间就接近217GW。
值得注意的是,从去年月度装机情况来看,新增装机量不断取得突破,11月的月度装机新增装机首次突破了20GW ,到了12月居然达到了53GW,创下单月历史新高,相当于2017年的全年的装机量。
在装机结构方面,2023年集中式实现了反超,大基地要求2023年底并网的因素为集中式带来了较快增长。
2023年,分布式的特点就是工商业分布式增速非常快,2022年工商业分布式和户分布式,基本上半对半,2023年工商业大大超过了户用。
出口方面,也就是我们海外的市场方面,也是四个字可以概括,量增价减。
目前我国主要出口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三大产品,最低的组件增长率接近38%,最高已经接近100% 。
但出口产品的价格也降得很厉害,据统计,出口的组件的平均单价降幅在2023 年超过了30%。具体到单月上,除7月持平外,2023年另外11个月均远超2022年同期,但出口量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出口总额的提升,反而出现了下降。
在光伏产品出口的区域及区域分布方面,这个呈现了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这里边有两点我想指出,出口海外的两个最大的市场,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实现一升一降,变动幅度都在4%左右。
再一个就是多元化的趋势,前十名的市场的占比在2022年是70%,2023年下降到了62%,下降了8个百分点。1亿美元以上出口市场却增加了7个,5亿美元以上的出口市场增加了 4 个。
前十大出口市场份额下降后,其他市场增加了大约8个百分点,这说明从区域分布的角度来看,集中度在降低,稳定度在上升。
2023年光伏电站投资成本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组件价格的下降,所以带动了系统成本的下降,同时,组件成本在整个占比里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展望
按照 COP 28、 GRA 和IRENA的报告,到 2030 年的时候,光伏装机容量将会从2022年的1055GW,增到2030年的5457GW,超过三倍。
借用IEA 的预测,到2024 年风光的发电量要超过水电, 2028 年光伏的发电量要超过风电,占比13%,2028 年全部可在生成源发电量预计要占比接近一半,达43% 。
在这种前景下,我们对全球今年和之后的装机情况做了一个预测,我们这个预测是 390GW-430 GW,从具体的海外市场发展的前景来看,也是四个字——喜忧参半。
红海危机、欧洲绿色能源转型等给行业带来不少利好 。但也有不利的方面,比如说欧洲净零工业法案,美国反规避的关税豁免、美国新总统上台等,所以下一步政策怎么执行还存在着不确定性啊。
目前,全球市场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发展且正在加速的趋势。
2021 年全球GW机市场有17个, 22 年有26个,23年有32个,预计后面会越来越快,今年就会达到39个,明年就会达到53个。市场正在全面发展、全面开花,而且显现出这么一个特点。
2022 年所新增的海外GW市场以欧洲国家为主。23 年新增的出现了很多的一带一路的国家,一带一路国家占到了一半左右,更多的新兴的市场正在发育当中。
2024年,预测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将在190GW-220GW之间。
我们认为,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国内光伏应用市场将继续维持在高位的平台运行,但并不会高于去年,一方面,2023年的高速增长与疫情后反弹、价格大幅度下降,以及光伏大基地集中并网等诸多偶然性。
同时在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说消纳问题、收益模式问题、用地问题,成本问题等。
消纳问题方面,我们认为要大力地提升绿电的应用水平。
第一,要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来提升绿电的应用比例。其次,就是要和其他的行业进行深度的耦合,来发现新的、大的绿电消纳点。比如说光伏制氢,这是一个就是比较大规模的应用场景。
收益模式方面,随着电改政策的频繁出台,电力市场化的改革在加快,光伏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测算模式转变后,收益率的不确定性会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大力地探讨一些新的收益模式,包括这个建立在煤电容量机制基础上的探索煤电光伏电站资产优化组合机制,实现煤光协同发展。分布式要向能源运营商进行转变等等,怎么样来通过市场机制来加速变现我们绿色能源的资产价值等等。
在光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发展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但是在分布式和户用的发展过程当中,随着渗透率的提高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电网消纳成了发展瓶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提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啊。
管理层面,我们建议应该比如说保障政策连续性以及修改管理办法等。在行业层面要适应市场化的大势,加强电站的四个能力建设,就是可观、可测、可调、可控。
热点
当前最热的热点问题就是过剩问题,以及随之带来的价格下跌的问题。
行业去年是面临着严峻的供需形势,这种形势已经延续到了今年。而这种严峻的供需形式跟以前的几次不一样,它是在需方还在高速发展的形势下产生的这样一个严峻形势。
据协会大致的统计,各环节企业公告产能及落地的产十分庞大。
在某些环节,产能规模比起产量多出了300GW以上,尽管行业产能利用率各环节变化都不大,但是基数大后一次性造成几百吉瓦过剩,引发部分企业的恐慌性的降价。
需方面,当前比较盛行低价中标,这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价格内卷,4月以来中标价格在一路下滑,尤其进入了下半年,四季度下降非常厉害,导致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幅下滑。
所以这样就带来了一些值得行业深度思考的问题。
一个就是在现有的利润率下,行业怎么发展,规划产能还有多少会最终落地,一个就是这样的低价会是常态吗?
如此低的中标价格能否按时保量保质地供货?
依靠低价中标的企业能否持续地提供25年的产品质保?
在当前情况下,业内已经出现了分化,开工率、盈利能力上呈现高的更显高,低的更显低。
行业这一轮的波动不排除和企业的盲目性有关,盲目扩产有关,同时也和部分的地方政府的盲目的招商引资也有一定关系,所以我们建议一个在中央层面,我们应该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规范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行为。地方层面,招商要立足本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链条件来避免盲目性。
企业层面,制造端应该充分认识光伏行业的“四快”特点,对产业和技术保持敬畏感,我总听到一种呼声,认为光伏产业为什么一拥而上,和它的门槛比较低有关系。但实际它忽视了光伏这里边有四快的特点,就是技术迭代快、产业增长快、成本下降快,市场变化快。
另外企业层面在应用端应该制定更加合理的招投标机制,要避免单纯的低价中标,金融机构层面认为还是应该保持行业的信心。
总体上看,行业的整个前景还是非常好的,从市场前景还远远没有达到天花板,所以金融企业对我们光伏企业,特别是优秀优势光伏企业的信心不能一刀切。
最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为配合解决上述的热点问题,2024年重点工作将包含以下四方面:协助开展《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修订工作、加强产能监测工作、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专委会的平台作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组织召开央国企与民营企业交流会议,探讨更为合理的招投标价格形成机制。
阅读余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