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需求爆炸式增长 全球进入“锂资源争夺战”
作为新能源时代的“绿色”资源,全球对锂的需求将在未来几十年内爆炸式增长。据测算,2030年全球锂的消费量预计比目前增长约7倍,2040年将增长40余倍。着眼未来,能否将锂这一重要战略资源掌握在手里,直接关系到一国的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全。......
全球对锂资源的需求在未来几十年呈爆炸式增长,锂资源开发和供应链布局成为国际竞争焦点。澳大利亚、南美“锂三角”以及德国等国在锂产业有重要布局,我国虽具技术优势但需依赖进口,亟需优化全球产业链以提升话语权。
锂被称为“白色黄金”,堪称绿色能源时代的“白色石油”。它广泛应用于电池、电动汽车、计算机、润滑剂、制冷液、核工业以及光电等行业。锂及其化合物还具有燃烧度高、速度快、火焰宽、发热量大等特点,是火箭、飞机或潜艇的高能燃料。
作为新能源时代的“绿色”资源,全球对锂的需求将在未来几十年内爆炸式增长。据测算,2030年全球锂的消费量预计比目前增长约7倍,2040年将增长40余倍。着眼未来,能否将锂这一重要战略资源掌握在手里,直接关系到一国的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全。
近些年,世界上一些国家已开始对锂在从开采到终端消费的各个环节谋篇布局,以使自己获得竞争优势。
澳大利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锂生产国,全球有50%左右的锂产量来自澳大利亚。近年来,为获得更多利润,也为更好影响全球锂价,澳大利亚与其他国家合作建立了锂精炼厂。2022年,澳大利亚和中国天齐锂业合作建设的电池级氢氧化锂工厂投产,产能为每年24000吨。
德国在1923年就开始了锂的工业化生产,直到今天德国在锂的应用方面仍居世界前列。在德国莱茵河上游的地热中,含有丰富的锂储量。2020年7月,德国科学家利用一种新型工艺,从莱茵河上游地热发电厂的深水中提取锂。这一工艺与污染严重的传统提锂法不同,它是利用现有的地热设施来实现锂的提炼,整个过程不排放有害物质。
南美洲智利、玻利维亚、阿根廷三国交界处是全球锂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被称为“锂三角”,这里拥有全球55%以上的已探明锂矿储量。
玻利维亚是全球锂矿资源第一大国,近年来,该国和中国合作,大力发展锂产业。2023年12月15日,中企承建的玻利维亚碳酸锂厂竣工,标志着玻利维亚正式进入锂的工业化进程。该碳酸锂厂年生产目标是1.5万吨,将推动锂资源成为玻利维亚经济的重要支柱。
智利是全球第二大锂生产国,位于其北部的阿塔卡马盐湖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锂资源储量,占全球锂资源的22%。智利政府通过特许开发授权,授予全球第一大锂矿商——美国雅宝公司和全球第二大锂矿商——智利矿业化工公司进行锂的开采。2023年4月,智利总统加夫列尔·博里奇发布国家锂资源开发战略,宣布国家将参与锂资源开发全流程,拟创建国有锂业公司,参与该国所有的锂产业。在“锂三角”中,阿根廷因其较为宽松、友好的投资经营环境,吸引了多国锂业巨头、矿企乃至车企闻风而至,不断买入上游矿产资源。近年来,“锂三角”为从锂产业链上游强化资源输出国在全产业中的影响力,效仿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筹谋建立“锂欧佩克”,以沟通信息、协调政策乃至控制锂的产品价格。
智利是全球第二大锂生产国,占全球锂产量的26%。
图为智利阿塔卡马沙漠里的锂矿 新华社∕发
在全球各领域都想“拔得头筹”的美国,在“淘锂热”中也不甘落后。2018年5月,美国内政部公布了一份被认为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35种关键矿物清单,其中包括锂资源。2021年6月,美国联邦先进电池联盟编制《国家锂电蓝图2021—2030》,概述了美国加强对锂供应链投资的计划,其中第一个目标就是确保获得锂的原材料和精炼材料。2021年10月,美国能源部资助的阿贡国家实验室牵头成立锂桥联盟(Li-Bridge)。该联盟由全球领先的锂矿山、锂化学品和电池制造商组成,目的是通过在公共和私营部门之间架设桥梁,将锂行业利益相关者聚集在一起,加速锂电池供应链的发展。2022年3月,拜登政府将锂、镍等矿物加入《国防生产法》范畴,以国防的名义,强力推进这些原料矿产的国内可持续供应。2023年,为加强美国在全球关键矿产和绿色技术的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外交手段,围绕锂等关键矿产展开行动,寻求与资源“富矿国”合作,拉拢“矿产伙伴”组建小团体,构建“去中国化”的关键矿产供应链,甚至不惜以破坏全球供应链安全为代价搭建基于意识形态的关键矿产全球供应链格局,以帮助美国公司获取锂矿。
日本很早就加入了“锂资源争夺战”。早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消费电子业快速崛起,横扫全球,锂电池是主要推手之一,如大规模使用锂电池的索尼就因此得以快速崛起,成为全球消费电子领域的巨擘。
2014年,日本成立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中心。2018年4月,日本软银集团投入约80亿日元,取得了加拿大内玛斯卡锂业9.9%的股权。通过这次投资,软银集团拿到矿山预计锂产量的3.3万吨。2021年,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计划投入166亿日元开发超越锂离子电池的新型电池。2022年9月,日本发布《电池产业战略》,提出到2030年建立150吉瓦时/年的国内制造基地,生产能力达600吉瓦时/年,以提高日本电池产业的竞争力。
与日本类似,法国政府也在锂等矿产投资上下了大力气。2023年5月11日,法国政府启动了一项专门针对关键矿产和金属的投资基金,以保障法国工业有关能源转型关键材料的供应安全。法国还通过废旧电池回收提纯,以获得更多的锂资源。在巴黎郊区的一个工厂,从回收电池中分离出来的锂、镍、钴等金属,在经过一系列化学操作后,提升为足够高的浓度和足够的纯度,并最终被重新用于制造电动汽车的电池。
非洲大陆以锂矿储量丰富、投入成本低、投资环境友好等诸多条件,成为全球锂矿开发的“新热土”。非洲锂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刚果(金)、马里、津巴布韦、加纳和纳米比亚五个国家,其中刚果(金)已探明锂的总储量占非洲的69.1%。津巴布韦是非洲最大的锂矿出口国,在充分开发该国的锂矿资源后,有望满足全球20%的锂需求。近年来,为阻止锂矿的滥采盗挖,津巴布韦、纳米比亚等国禁止出口未经加工的锂,并着手促进电池级锂的本地化生产。
在我国,锂是24种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在从锂的开采、精炼到生产制成品的全产业链上,均有技术优势,但中国锂矿资源开发难度大、成本高,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所需的锂资源都要依赖进口。我国锂业公司,包括一些新能源车企积极参与全球锂资源竞争,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我国锂资源的供应,但我国尚未掌握国际定价权,锂资源的话语权有待提高,因而进一步优化全球产业链布局成为当务之急。
阅读余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