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政策盘点 | 全年超650项储能政策密集发布

江苏省储能行业协会 · 2024-02-04 10:11:58

涵盖储能补贴、储能规划、新能源配储、电价与市场交易等各方面。......

2023年,在分时电价机制的日益完善以及相关政策的强力驱动下,我国储能产业高速发展,储能市场迎来爆发期。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年,国家和地方各省市自治区共出台了657项储能相关政策,其中国家政策75项,地方政策582项涵盖储能补贴、储能规划、新能源配储、电价与市场交易等各方面。

综合来看,我国储能产业相关政策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逐步明确工商业储能在市场主体中的地位,丰富工商业储能的商业化盈利渠道,加速形成和完善工商业储能的商业模式。

2.加强电力市场监管,进一步发挥电力市场机制作用;加强储能安全监管,研究新型电力系统重大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完善电网运行方式分析,探索推进“源网荷储”协同共治。

3.不断加大对储能产业的扶持力度,多地纷纷发力储能补贴,助推储能发展。

4.积极推动各类储能安全发展,为新能源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5.对新能源项目上网提出配套储能要求,即“强制配储”政策。

6.充换电设施作为重要新能源基础设施,其建设受到各地重视。

工商储补贴政策利好明显

2023年,全国各地发布的储能补贴政策以用户侧为主,注重与分布式光伏相结合,包括放电补贴、容量补贴和投资补贴等多种形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当地储能项目的经济性,还将结合当地电力市场改革以及功能需求,拓展更加多元的商业模式。

其中广东省、浙江省出台的储能补贴政策最多,补贴和支持力度也相对较大,涵盖多个市县和行业领域。

新型储能规划引领产业发展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新型储能产业迎来了“风口”。一方面,国家层面出台《“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为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各地发展实践火热,广东、浙江、江苏等全国20余个省份陆续出发布储能规划政策,新型储能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新能源配储保障系统稳定

随着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并网,电网稳定性受到一定冲击。配置储能系统,可有效调节新能源发电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等问题,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总体来看,各地要求光伏电站配储规模不低于装机容量的10%~20%,配置时长2~4小时,同时在新能源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储能应用新场景,鼓励储能多元化发展。

加速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一方面,北京、湖北、宁夏等地对峰谷分时电价机制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更好引导用户削峰填谷、改善电力供需状况、促进新能源消纳。

另一方面,多地就电力辅助服务、电力需求响应等工作提出有效建议,多措并举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调节能力,为构建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储能安全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储能发展步入快车道,储能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2023年11月,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加强发电侧电网侧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运行风险监测的通知》,提出进一步加强电力行业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管理,强化发电侧、电网侧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运行风险监测及预警,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北京、江苏等地也就储能安全提出相关建议。

新型储能规划引领产业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86.5GW,同比增长45%,其中新型储能项目数量(含规划、建设中和运行项目)超过2500个。

对此,各地陆续发布政策对新型储能电站及试点示范项目进行规范管理,助推储能产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阅读余下全文

值得一看

上拉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