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隆基绿能40天砸625亿硅料大单!传递了什么信号?
此次的硅料采购合同金额高达391亿元。......
昨日,一颗震天雷又丢向了光伏行业。
5月10日晚,通威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6家子公司(以下简称“卖方”)与隆基绿能及其9家子公司(以下简称“买方”)签署了高纯晶硅产品销售合同,约定2024年-2026年期间,买方合计采购卖方不少于86.24万吨高纯晶硅产品,采购价按月协商确定。
根据5月8日硅业分会的N型料成交均价4.53万元/吨计算,此次的硅料采购合同金额高达391亿元。
此消息一出,在光伏圈可谓引起了不少轰动,也力破了此前行业内对这两家龙头“分手”的猜想。
隆基绿能&通威股份:7年合作“老友”
此次并非两大龙头的第一次合作。
早在2017年,隆基绿能与通威股份就已“牵手”合作。
当时,通威股份在四川乐山五通桥区投资80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该项目的投资主体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永祥新能源”)则是由通威股份的控股子公司永祥股份和隆基绿能合资成立的。
四川永祥新能源企业股份结构图 数据来源:天眼查
在永祥股份与隆基绿能签署的协议中也明确规定了,隆基绿能及其关联方不得新增自建或投资其他多晶硅产能,否则需要向甲方转让其持有的合资公司股权。
而合资成立的永祥新能源公司的多晶硅产品,要优先保障对隆基绿能及其附属公司的供应,价格不高于永祥股份及其关联公司销售的同品质多晶硅料的售价。
此后,双方深度绑定,不仅相互入股彼此的产业链项目,同时也加强了在供应链上的合作。
据悉,在2018年和2022年,双方又分别签订了5.5万吨和20.36万吨的高纯晶硅重大销售合同。
不足40天砸出625亿,隆基为何默不作声?
上一次引得整个光伏行业如此轰动的巨额合同,时间不过一个多月,主角仍是隆基绿能,以及专攻颗粒硅的协鑫科技。
4月3日晚间,协鑫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江苏中能硅业与隆基绿能签署了一份颗粒硅长期采购合同。
合同约定期限是截至2026年底。在此期间,隆基绿能要向江苏中能采购共计约42.5万吨的颗粒硅:2024年采购12.5万吨,2025年采购15万吨,2026年采购15万吨。允许隆基绿能的实际采购量有10%的浮动。
根据4月3日硅业分会的颗粒硅成交均价5.5万元/吨计算,该合同金额约为233.75万元。
两次“天量”合同的签订间隔时间不到40天,合同的执行期均为2024年至2026年期间。
换句话说,就在这不足40天内,隆基绿能豪掷出625亿元签订了128.74万吨多晶硅采购合同。
根据业内媒体测算,按照目前光伏电池2g/W的硅料耗损计算,隆基绿能目前共采购的128.74万吨多晶硅料,则对应了643.7GW的硅片产能。平均下来,2024年-2026年隆基绿能的硅片产能要达214.6GW。
这与隆基绿能对未来三年内硅片产能将达到200GW的规划相一致。
但有趣的是,两份如此“天量”合同,均是由卖方公布的,而作为买方的隆基绿能始终保持沉默。这是为何呢?
对此,行业内也有诸多说法。
说法一:未达重大合同法定披露的标准。
根据上交所关于日常经营相关合同中关于购买原材料的披露标准规定,合同金额占最近一期经审计总资产5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5亿元才达法定披露标准。
根据隆基绿能去年年报显示,2023年隆基绿能总资产为1639.69亿元。很显然这两份采购合同都未达到隆基绿能的标准。
但市场上大家对于此说法虽接受,但不认同。
毕竟此前2022年隆基绿能在与通威股份签署20.36万吨多晶硅采购合同时就进行了公告,那时合同金额也未达到隆基绿能总资产的一半。
说法二:行业下行期,恐对股价产生不利影响。
无论对于通威股份还是协鑫科技来说,公布与隆基绿能的采购合同对其都是有利的,毕竟他们是收钱的。
而对于隆基绿能来说则不一定了。根据过往经验看,凡是有利于股价拉升的,隆基绿能都会积极公布。而这两次的沉默或许隆基认为这两份合同对于股价会产生不利影响。
这个说法也不无道理。
在与通威股份公布此次硅料大单之后,适逢周末股市不开盘。但数字新能源DataBM.com在隆基绿能股吧看到了一些负面言论。
股吧里,股民们对于隆基绿能此次大单看法分化。部分股民认为这是利好消息,但也有部分股民对于隆基绿能的做法并不看好。
说法三:再现底部操作,保障硅料供应,看好光伏市场
众所周知,目前光伏主产业链价格呈现非理性下跌趋势。
根据5月9日硅业分会发布的硅片价格看,目前N型M10硅片跌至1.5-1.6元/片;N型M10硅片跌至1.35-1.4元/片;P型G12硅片跌至2.05-2.15元/片;N型G12硅片跌至2.1-2.3元/片。硅片企业亏损现金的情况未有好转。
而在如此情况下,以硅片为主业的隆基绿能为何还要签下如此“天量”的硅料采购合同呢?
其实,隆基绿能此番操作也并非第一次。
在上一轮周期中,隆基绿能凭借敏锐的嗅觉,“捆绑”通威股份,使得双方在上一轮“拥硅为王”的时代中彼此受益。通威股份确保了硅料订单,隆基绿能则确保了供应链安全,同时又享受到硅料超额投资收益。
而这次隆基绿能再次在硅料下行期连续抛出两个硅料大单,不仅为了保障此后原材料的供应,或也是再次押注硅料环节格局变化。
除此之外,隆基绿能此时签下两个百亿大单,也是对光伏未来市场看好的一种表现。
根据隆基绿能规划,未来三年,公司预计单晶硅片年产能将达到 200GW,其中“泰睿”硅片产能占比超 80%;BC 电池年产能将达到 100GW;单晶组件年产能将达到 150GW。
不过,无论能否如行业所愿在6月甚至三季度迎来这一轮周期的底部反弹,巨头们在此时加强合作、频繁签订巨额大单,无疑均是在向行业传递了自己的明确信心——正如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4月30日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针对目前行业情况所表示的,行业不会变得更差了。
阅读余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