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光伏?缺钱急用?异质结新贵再卖两子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 · 2024-07-30 09:41:10

资产负债率也已高达78.74%。......

7月29日晚间,泉为科技发布公告称,拟将全资子公司国立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能源”)、广东国立云塑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立云塑”)的全部股权转让给自然人梁龙飞,转让价格共计10,037,187元(约1003.72万元)。

针对此次两家全资子公司的出售,泉为科技皆表示,是公司基于发展实际情况的综合考虑,可以进一步聚焦新能源光伏主业公司战略,优化低效资产配置,提高公司整体运营效率。

是专注主业?还是缺钱急用?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注意到,在此次“卖子”前一个多月,6月7日,泉为科技曾先后披露了关于公司涉及重大诉讼事项和部分银行账户被冻结的公告。

公告显示,泉为科技于6月7日通过银行查询获悉,其与控股子公司山东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泉为”)的17个银行账户被冻结,相关账户资金余额2,927,164.93元(约为292.72万元)

数十银行账户被冻结的原因则是基于两起买卖合同纠纷。

同日的重大诉讼事项公告中显示,泉为科技、山东泉为以及泉为实控人褚一凡作为被告,被中建材浚鑫和凯宏铝业告上法庭,并申请了财产保全,涉诉金额分别为69,015,759.71元(约为6901.58万元)和13,126,096.24元(约为1312.61万元),合计达82,141,855.95元(约为8214.19万元)

冻结的17个银行账户的资金总额仅为上述涉案金额的1/28。

除此以外,数字新能源DataBM.com发现,截止到今年4月24日,泉为科技及其控股子公司连续十二个月内累计诉讼、仲裁事项涉案金额合计人民币3,134.53万元,占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21.37%。其中,泉为科技及控股子公司作为被起诉方涉及的诉讼、仲裁事项金额就达3,064.01万元。其中仅买卖合同纠纷案就涉及5起,共计1623.36万元

不仅如此,泉为科技目前账面上也基本没钱。

根据泉为科技2024年一季报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泉为科技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金额为-74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为-637.24万元,资产负债率也已高达78.74%。

可见,泉为科技目前“手头非常紧张”。

招来的大拿,留不住的人才,泉为还能挺多久?

作为跨界而来的泉为科技,除了要砸钱搞产能,最重要的是招揽人才。

泉为科技的现实控人褚一凡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于是在其接手后,就给公司来了个“大换血”。泉为科技2023年半年报显示,原实控人邵鉴棠、杨娜等“国立系”高管纷纷退出。CHIW NYET SEONG(中文名:吕日祥)、夏寒松、雷心跃等光伏领域人才纷纷上任。

泉为科技不仅在公司的管理层重用光伏领域人才,还引进光伏技术核心人才。

南开大学光电子薄膜器件与技术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太阳能电池资深专家孙云教授于2023年12月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加入泉为科技。

原以为到此,泉为科技总算踏上了光伏正轨。但是没想到,招来诸多大拿的泉为科技,似乎没有能留住这些人才的能力。

2023年6月1日,泉为科技发布公告夏寒松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辞去上述职务后,其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根据泉为科技2023年年报显示,夏寒松在任时间仅一个半月的时间。

今年5月10日,CHIW NYET SEONG(吕日祥)同样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辞去上述职务后,其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不仅如此,7月2日,泉为科技一则变动董事的公告在股市引起诸多调侃。

公告显示,泉为科技董事、副总经理胡馨斓因个人原因辞去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职务。而接替她董事职务的人选则是公司人事经理施雁红

众所周知,董事是指由公司股东(大)会或职工民主选举产生的具有实际权力和权威的管理公司事务的人员,是公司内部治理的主要力量,对内管理公司事务,对外代表公司进行经济活动

泉为科技却选择让一个有着多年丰富人事经验的施雁红来接替此职务,显然泉为科技在核心岗位上的人才储备不足,补位不对应。对此,投资者们也纷纷忍不住调侃。

泉为科技踩着2022年光伏发展顶峰期跨界而入,本以为可以“借光”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但没想到仅进军光伏两年就碰上行业“大洗牌”,全行业被“亏损”二字环绕。

如今,在资金紧张,人才出走的情况下,泉为科技还能挺多久呢?

阅读余下全文

值得一看

上拉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