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伏,被资本“放弃”了吗?
光伏,难啊。......
自去年以来,光伏行业陷入重重危机:市场供需错配、产业链价格持续性崩塌、行业亏损面扩大、企业停产、裁员、破产不断……
7月31日,硅业分会发布最新多晶硅料报价,本周硅料成交均价保持不变,棒状硅部分成交价格有所上涨。次日,硅业分会发布的硅片成交价也均与上周持平。
根据近几周产业链报价来看,光伏主产业链价格基本筑底。光伏龙头企业隆基绿能也明确表态,当前光伏产品价格已处于底部位置。
如今产业链价格终于止跌,但在资本市场上,光伏行业却不断传来定增撤回,IPO终止的坏消息。光伏行业似乎坐上了资本的“冷板凳”。
再融资:“天上”与“地下”
众所周知,光伏是一个重资产的行业。想要在此行业站稳脚跟,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而对于光伏上市企业来说,定增则是一个非常优质的资金获取渠道。
资料显示,仅2022年光伏上市企业定增募资总额就达632亿元。而2023年则成为了一道分水岭。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光伏行业有60家企业发起了近2000亿元再融资。其中,45家企业发起了共计1157.69亿元定增,11家公司发行可转债融资530.68亿元。
晶科能源、TCL中环、通威股份、天合光能等龙头的募资金额均超百亿元;协鑫集成、晶澳科技、爱旭股份等企业的募资金额均超50亿元。
上半年的定增热情有多高,下半年募资就有多么的冷清。
亿晶光电率先撕开了一道口子,2023年7月12日,亿晶光电宣布终止向其股东唯之能源定增13亿元的计划。随后,乾景园林等企业也纷纷宣布终止此前的定增事宜。
直至9月26日,通威股份因公司价值被低估宣布终止160亿元的定增计划,人们突然缓过神儿来——光伏,曾经的“资本宠儿”如今似乎“失宠”了。
据数字新能源DataBM.com不完全统计,仅2024年7月光伏行业就有4家企业终止了超230亿元的定增事项,其给出的理由也如出一撤:综合考虑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做出的决定。
7月4日,天合光能终止不超过109亿元的定增计划;7月18日,金刚光伏终止不超过9.39亿元的定增事项;7月22日,科士达终止不超过12.51亿元的定增计划;7月26日晚间,晶科能源宣布终止97亿元定增项目。
至此2023年上半年定增百亿的光伏主产业链企业基本已全部终止。不过一些兜儿里钱本就不多的企业还在坚持募资,但其金额却也是一降再降。例如:TCL中环,其募资金额从最初不超过138亿元已降至不超过49亿元。
IPO:“等也不是,走也不是”
再融资难,IPO也不易。
据数字新能源DataBM.com不完全统计,自2024年至今,已有11家光伏多个环节企业终止了IPO进程,涉及募资金额超168亿元。
剩余还在坚挺的企业大多停留在问询阶段。除此之外,还有像润阳股份一样的好不容易走完了IPO全程最后却换得一个“失效”的结果。
造成如此局面,政策收紧是一部分原因,但更多的是资本对于光伏行业的犹疑。
虽然目前产业链价格已经行至底部,但供需错配的市场情况并未改善,行业出清并未彻底,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下半年行业仍处于出清阶段。
如此一来,资本肯定是不会轻易砸入真金白银。这也使得许多排队IPO的企业陷入了尴尬境地——等还是走?
继续等待?何时是头。例如:美科股份的IPO从2022年6月7日就已经被深交所受理,在经过近一年半的“摸爬滚打”,好不容易于2023年11月10日走到了提交注册这一步,眼瞅下一步就是注册生效。可至今其仍在路上,何时能成功上市,谁也不敢保证。
但若此时掉头,暂不论前面的所付出的辛苦,最重要的是从哪里搞钱呢?如今正是光伏行业“血拼”阶段,没有了丰厚的资金加持,又该如何扛过此次行业寒冬呢?
阅读余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