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省份发布碳达峰方案 力挺光伏发电!

新能源微报 · 2023-01-13 10:08:47

光伏发电项目也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新能源增量主体。......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入第三个年头,能源领域的“双碳”政策不断细化。光伏发电项目也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新能源增量主体。

近期,十余省份工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陆续出台,都把光伏领域布局作为实现碳达峰目标的重要路径

多省明确提出了光伏发电量的具体发展目标。如山东明确到2030年,光伏发电达到9500万千瓦;四川明确到2025年,全省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2200万千瓦。

明确将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屋顶光伏建设作为光伏项目实施路径。多省份明确到2025年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拓展大型光伏基地的建设。例如广东、山东等沿海地区积极推进大型“海上光伏”项目,贵州打造百万千瓦级大型光伏基地,在内蒙古、宁夏等西部地区布局大型风光基地建设。

大力推动在研发高效硅基光伏电池、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

此外,多省份增强源网荷储协调互动,支持企业开展“光伏+储能”等自备电厂、自备电源建设。 

具体小编整理如下:

山东

坚持集散并举,开展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建设试点示范,打造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鲁西南采煤沉陷区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加快探索海上光伏基地建设。到2030年,光伏发电达到9500万千瓦。

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公共机构、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达到50%。

四川

重点推动凉山州风电基地和“三州一市”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加快打造金沙江上游、金沙江下游、雅砻江、大渡河中上游4个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基地,同步推进其他流域水库电站水风光多能互补开发。加快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升级和特色应用,创新“光伏+”模式,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布局。

到2025年,全省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2200万千瓦。到2030年,全省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0万千瓦左右。

到2025年,在太阳能资源丰富且具备条件的地区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贵州

在太阳能资源较好的毕节、六盘水、安顺、黔西南、黔南等市(州)打造百万千瓦级大型光伏基地,大力推进光伏基地建设。到2025年,全省光伏发电规模达到3100万千瓦;到2030年,力争风电和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达到7500万千瓦。

力争到2025年,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等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屋顶光伏安装率达到50%,既有公共建筑应用比例达到15%,力争到2030年新建交通枢纽场站安装面积不低于60%。


天津

增强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引导企业、园区加快厂房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综合能源开发运行,促进可再生能源灵活消纳。

推动太阳能光伏、新型储能电池等能源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智能光伏关键技术创新,推动光伏基础材料、关键设备升级。加快先进太阳能电池及部件智能制造,提高光伏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实光伏、锂电等行业规范条件,打造优质企业。

推广分布式光伏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北京

在产业园区、公共机构和建筑领域推广使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

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70万千瓦,电网高峰负荷削峰能力达到最高用电负荷3%—5%,市外调入绿色电力规模力争达到300亿千瓦时,太阳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80万千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暖面积达到1.45亿平方米左右。

到2030年,太阳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左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暖面积比重约为15%。

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园区、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不低于50%。

“十四五”期间,市管企业率先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实现所属建筑、基础设施分布式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应用尽用。

上海

2022年起新建工业厂房至少使用一种可再生能源,屋顶面积安装光伏不少于50%。推动既有工业厂房屋顶可利用面积安装光伏,到2025年安装不少于1GW,到2030年实现应装尽装。

积极发展“源网荷储”和多能互补,引导企业、园区加快分布式光伏、多元储能等一体化系统开发运行,推广以分布式新能源加储能为主体的绿色微电网建设,发展多能高效互补利用运行系统。

加快新型高效硅基光伏电池等超高效光伏光热技术,深远海漂浮式风电场、潮汐能等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的突破。开展兆瓦级风力、光伏等新能源电解水制氢集成及应用示范。

云南

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光伏+储能”等自备电厂、自备电源建设。

增强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引导企业、园区加快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多元储能等一体化系统开发运行,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促进就近大规模高比例消纳可再生能源。

研究退役光伏组件、废弃风电叶片等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路线和实施路径。

加强能源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统筹规划,推动光伏、新型储能、重点终端应用、关键信息技术产品协同创新。实施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并开展试点示范,加快基础材料、关键设备升级。推进先进太阳能电池及部件智能制造,提高光伏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水平。支持低成本、高效率光伏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优化实施光伏、锂电等行业规范条件、综合标准体系。

推广分布式光伏在建筑领域应用。

内蒙古

推动光伏晶硅材料生产向硅片、电池、组件等产业链下游产品延伸,提升光伏材料产业竞争力。

基于边境沿线、戈壁荒漠、沙漠治理、矿区修复等高水平打造新能源基地,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布局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

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开展建筑屋顶光伏行动。

安徽

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和园区加快厂房光伏、分布式风电、多元储能、余热余压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开发运行,推进多能互补高效利用。

加大智能光伏产品供给,支持研发智能光伏组件、智能逆变器、智能控制器、智慧储能系统、智能跟踪系统等智能光伏终端及部件产品。力争到2023年,全省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能突破80GW,产量保持全国领先。

广东

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开发并举,积极发展光伏发电。

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加快电气化进程,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

推广“农光互补”“光伏+设施农业”“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低碳农业模式,提高秸秆、畜禽养殖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

拓展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环保装备等绿色低碳先进技术装备的国际市场,推动绿色低碳技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黑龙江

大力推动风电叶片、光伏组件等新兴固废的再制造和综合利用技术工艺的创新突破与应用推广。

宁夏

重点依托沙漠、戈壁、荒漠、采煤沉陷区等建设一批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因地制宜建设各类“光伏+”综合利用项目,探索自发自用和就地交易新模式,有效扩大用户侧光电应用。

到2025年,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25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0 万千瓦以上。

充分利用建筑本体及周边空问,推进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

推动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为一体的“光储直柔”技术应用。

到 2025 年,新建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光伏一体化应用比例达到 50%,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既有公共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比例达到15%。

阅读余下全文

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