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伏产业利润向下游转移 企业纷纷跨界布局求转型
投资高效光伏电池组件项目,对于宏润建设是一次业务“跨界”的尝试。......
投资高效光伏电池组件项目,对于宏润建设是一次业务“跨界”的尝试。
12月26日晚间 ,宏润建设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在国内投资建设高效光伏电池组件项目,总投资金额不超过10亿元。主要开展包括异质结组件、TOPCon等N型光伏组件的规模化技术开发、生产和销售。
宏润建设成立于1994年12月,并于2006年登陆中小板,是国内第一家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盾构施工的民营企业,主要从事轨道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筑的建筑施工业务。
中原证券报告显示,光伏主产业链供应将趋于通畅,硅料价格将进入下行通道,产业链成本将显著降低,从而带来地面电站的需求放量。
对于接下来的计划,宏润建设表示,将发挥在建筑施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结合在光伏新能源业务领域的能力,扩大在光伏等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在光伏建筑一体化等相关业务上进行拓展。
无独有偶,主要从事软件、游戏等业务的三五互联也将目光瞄向了光伏项目。
12月25日晚间,三五互联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天津通讯拟与眉山市丹棱县人民政府签署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书,投资建设“5GW超高效异质结(HJT)电池5G智慧工厂”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5亿元。
但是,三五互联的此番跨界之举遭到了质疑。
12月27日早间,针对公司拟投资建设光伏项目的情况,深交所向三五互联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拟进入的光伏新能源业务未来发展规划,进入该行业的可行性,是否存在迎合热点炒作的情形。
此外,三五互联还公告称,将对本次光伏项目实施主体,即公司全资子公司天津三五互联移动通讯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增资金额约为2.72亿元。不过,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三五互联账上货币资金约为3638万元,钱从哪来也遭到了深交所质疑。
今年以来,众多上市企业争相入局光伏行业。
卖潜水装备、卖水乳产品、卖玩具、卖兽药、卖水泥的、养猪的、造纸的、搞房地产、搞传媒的……“五花八门”的企业涌入光伏硅料、HJT、TOPCon高效电池、组件、支架、新材料、电站等光伏产业细分领域。
这些新进入者,除了深谋远虑、布局企业长远发展之外,也不乏一些借机博出位、蹭热度,“另有所图”者,需要冷静看待。
阅读余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