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刚刚!硅料老三回A成功过会
A+H,硅料老三的双平台铸好梦。......
据上交所官网最新消息,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特能源)在今日成功过会,意味着这个硅料老三将在内地和香港两地上市。
据此前新特能源招股书,本次A股IPO,公司拟发行不超过3亿股,募资不超过88亿元,在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建设新疆准东20万吨多晶硅项目,其中项目一期已于今年6月底建设完毕,计划在年底达产。
根据目前进度,本次新特能源成功过会,或将在今年年底完成发行。
资料显示,新特能源成立于2008年,公司主要从事多晶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1年,公司收购新能源公司,引入风光伏电站建设及运营业务。随后15年,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作为特变电工旗下控股子公司,2020年-2022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41.8亿、225.2亿、375.4亿,其中多晶硅贡献了公司大部分营收,期间营收分别为7.6亿、67.9亿、180.7亿元,占公司总营收31.2%、73.1%、88.7%、呈快速增长趋势。
但随着今年上半年开始硅料价格的下滑,公司多晶硅业务也受到较大影响,实现营收126.2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也随之回落至71.7%。
截至6月30日,公司硅料产能20万吨,到2023年底,准东一期10万吨投产,公司将在2023年底形成30万吨的硅料产能。
“不适宜”的时机,多重风险的上市之路
根据数字新能源DataBM.com在本月初的2023年硅料出货榜单,新特能源以8.61万吨的出货量超过大全能源,新晋季军。不过正如新特能源在半年报中所述,今年上半年通过以量补价,在多晶硅销量增加80%的基础上,营收同比增长仅21.97%。
以价换量注定不长久,但公司对此表示乐观,并表示,光伏制造产业链的整体基本面未发生根本变化,多晶硅市场需求仍处于增长态势,市场价格长期维持现行低位水平的可能性较低。
虽然这么解释没错,但目前市场处于下行周期,光伏融资频频遇冷,更何况新特能源本身也并不“清白”。
在第二轮审核问询中,公司被爆出多重风险。
首先是公司存在违规占地风险,新特能源曾经子公司新泰光华、吴起华光、盱眙高传、崇仁华风等 4 家公司存在用地瑕疵问题,而新特能源在后续的解决办法竟然是将4家公司转让给控股股东特变电工,且相关股权已完成转让。
如果说这上面4家公司用地属于“存在瑕疵”,那公司旗下行唐项目则涉及刑事犯罪。公司旗下新能源公司在此前行唐 200MW 光伏发电项目中,因毁麦而闹出舆情,相关项目开发经理甚至被控以破坏生产经营罪。
其次,公司还存在应收账款较高的问题。截至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6月末,新特能源的应收账款分别约为61亿元、52亿元、46.52亿,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约为26%、19.02%、14.30%。
在再生能源补贴款方面,2020年-2022年,公司应收电费及可再生能源补贴款分别为16.5亿、25.9亿、24.9亿,且存在无法收回的风险。
根据公司披露,占大头的能源补贴中,主要系公司风光电站项目运营产生的政府补贴款,但对于这部分,公司坦言,“ 2022 年 3 月国家开展可再生能源补贴核查,根据自查及核查情况,公司预计 9 个电站项目的补贴电价可能存在被降低或取消的风险”,同时,因审查原因,公司预计退回部补贴款,这部分金额在招股书中披露为1.14亿元。
对于此前两年赚了不少钱的新特来说,以上问题都可以补救,但这个风险却威胁着公司的发展。
据公司披露,2020年-2021年,公司硅料销售前五大客户占当期硅料总营收的 88.39%、84.51%和 76.73%。虽然新特没有直接指明前五大客户是谁,但从招股书中,还是能发现蛛丝马迹。
“目前,公司所生产多晶硅主要用于硅片的制造,客户主要有隆基绿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中环股份、高景太阳能等硅片生产企业。”根据公司的说法,隆基、晶澳、晶科等均为公司主要客户,虽然新特能源预测到2024年,多晶硅需求将达到120-133万吨,公司目前全部产能满产后的40万吨产能将完全被市场消化。但考虑到隆基、晶科、晶澳、中环均已向上游硅料布局,叠加当下硅料大扩产,届时公司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
关于我们
行业资讯 | 市场数据 | 产业分析 | 行业智库
聚焦光伏、储能、氢能… 专注于打造产业大数据平台,汇聚平台力量,助力产业发展
欢迎:商务合作/投稿交流/意见反馈
编辑:赵华
监督意见/投稿爆料:0571-85871518 news@databm.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数字新能源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databm.com。(转载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