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个项目!招商、签约、开工…反内卷之下,光伏扩产还在继续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
· 2025-09-25 18:48:46
时至今日,光伏行业从行业自律到反内卷已有近1年的时间。在这一年的斗争中,光伏行业的反内卷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产业链价格回升、部分企业减亏、止亏、甚至扭亏为盈……这是光伏全行业上下共同努力的成果。
作为反内卷的重心——停止新建产能、控制生产量,毋庸置疑应是当下整个光伏行业的共识。对此光伏行业也自上而下开了许多会议,采取了一些措施。
不过现实总是充满了魔幻色彩,一边是愈发严格的限产控量,而另一边却是新产能的不断加码。
9月23日,大恒能源南陵3GW组件制造基地成功实现首块高效光伏组件的正式下线。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2024年4月签约落地,建设3条光伏组件生产线。

在大恒能源组件项目投产的4天前,9月19日,江苏省无锡市数据发布了紫昊5GW高效光伏组件制造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批前公示和无锡市惠山日托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设备制造项目(注:新建200MW组件项目)环评报告表拟批准公告。
9月8日,贵州省毕节市态环境局威宁分局发布“威宁县5GW XBC高效光伏电池片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
……
然而上述项目并非是个别现象。
根据数字新能源DataBM.com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光伏行业签约项目16个,开工项目17个、投产项目22个,还有107个项目在今年有了新的进展,例如备案、环评公示、获批等。
以上统计均来自公开报道。在当前的大背景下,很多光伏企业在宣传上都选择了低调处理。
就在此篇文章成稿之时,还有企业和数字新能源DataBM.com联系,希望对此前一篇项目报道进行处理,原因则是为了保持低调。

热情不减的地方招商
然而除了企业不停脚地扩产之外,地方政府对于光伏行业的热情似乎也未有褪去。
9月以来,新疆克拉玛依先后发布了5个光伏招商引资项目,涉及投资额185.75亿元,涵盖22GW电池、13GW组件、10GW逆变器以及1万吨光伏焊带。
这只是冰山一角。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了解到,2025年以来、广西、四川、云南、甘肃、新疆、山西6个省份(自治区)发布了86个光伏招商引资项目,涉及投资额达2858.398亿元,涵盖硅料、硅片、电池、组件、银浆、逆变器、玻璃等全产业环节。
其中,云南34个项目,涉及投资额1151.65亿元;四川有22个项目,涉及投资额1120亿元;甘肃14个项目,涉及投资137亿元;新疆12个项目,涉及投资额345.75亿元;山西3个项目,涉及投资额超100亿元;广西1个项目,涉及投资额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项目中还有在引进TOPCon技术的,尽管数量不多。
面对上述局面,不禁要问:如此光伏这场反内卷“斗争”到底要持续到何时呢?
此外,根据行业媒体报道,对于企业在调整产能分配、规划开工率之时,一些地方政府就会给出一些“指导”,甚至还会用“补贴”来鼓励企业维持开工。
无论对于企业还是政府行为,笔者都表示理解,毕竟大家都有各自的言不由衷。可没有壮士断腕的痛,又怎会有凤凰涅槃的喜呢?
后记
如今,我国光伏行业正面临内外夹击。一边是国内企业的“内卷式”竞争,另一边则是国外本土光伏企业的崛起,正在抢夺高利润的海外市场。
在这巨压之下,中国光伏必须坚定立场、坚定“反内卷”。正如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在今年SNEC圆桌会议论坛上所述,光伏企业不能一边快速发展之时一边又抱怨各方面困难,不能自己生病了却让别人吃药。

同时,光伏企业应该修正产能思维、产量思维,在产品质量、技术上下功夫。
“光伏组件合格率仅62.9%!”这一数据前一阵在光伏行业内引起热议。
根据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报告显示,2019年至2024年,光伏组件整体合格率已由100%下降至62.9%。同时部分央企采购部分也表示,2024年其对采购的组件进行检测发现合格率不到40%,2025年再检测时发现不合格率更多了。
由于光伏组件质量的下滑,近几年光伏电站起火事件也频繁发生。
中国光伏企业发展至今已20余年,供不应求的局面已是过去式,企业竞争也从规模竞争走向品质竞争、创新竞争,保持技术的代际差才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
阅读余下全文
登录后立即解锁全站精选内容
-
了解周评详情
-
查看行情月报
-
浏览行情综述
-
阅读优质资讯
-
分析市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