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继IPO终止!光伏黑马迎来“救赎”
在IPO终止8个月后,光伏黑马一道新能迎来了地方国资的“救赎”。......
在IPO终止8个月后,光伏黑马一道新能迎来了地方国资的“救赎”。
4月10日,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一则衢州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收购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案的通知。
根据通知附件中的经营者集中简易案件公示表,衢州工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衢州工控”)下属子公司与北京睿汇海纳科技产业基金(有限公司)(“北京睿汇”)签署协议,衢州工控收购一道新能17.46%的股份,后拟签署表决权委托协议取得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刘勇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的一道新能的表决权。
本次交易前,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刘勇持有一道新能29.03%表决权,单独控制一道新能。交易后,衢州工控将持有一道新能不少于34.05%表决权,单独控制一道新能。
天眼查股权穿透信息显示,衢州工控成立于2018年5月,为衢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旗下企业,由衢州国资委100%控股。上述交易完成后,一道新能将正式成为衢州国资下属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一道新能于2018年8月在浙江省衢州市正式成立。公司专注于高效太阳电池、光伏组件及系统应用的研发、制造与销售等。
作为光伏行业的后起之秀,一道新能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公司官网显示,到2023年,一道新能已建成30GW高效电池和30GW高效组件产能。
在业绩方面,据招股说明书显示,2021年,一道新能营业收入仅为18.94亿元,到2023年已飙升至227.24亿元,三年近乎翻了12倍。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一道新能成功扭亏为盈,实现盈利约4.6亿元。
高光转瞬即逝。到2023年下半年,光伏行业迅速降温,陷入漫长寒冬,产业链上的企业普遍面临资金压力,一道新能也未能幸免。
从招股说明书来看,2023年一道新能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6.89%。为破解困局,一道新能将目光投向资本市场,选择上市融资来缓解资金压力。
2023年底,一道新能向深交所递交了IPO申请,拟于创业板上市募资25亿元。2024年6月底,一道新能更新了招股书,拟募资20亿元用于投资14GW N型TOPCon高效单晶电池的建设,募资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然而,一道新能的IPO 进程却未能顺遂推进。在2024年8月中旬,一道新能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宣布其首次IPO之路暂时终止。
IPO终止后,一道新能资金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妥善解决。
现如今,衢州国资选择出手,通过战略入股,将一道新能拉出“水火”。值得注意的是,一道新能总部就位于浙江衢州,衢州国资的入主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此起股权收购案,对一道新能来说是一大利好。
那对衢州国资来说,又能从中收获什么呢?
事实上,衢州国资要大力发展新能源的意图,早有端倪。
在2021年,衢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衢州市实施六大产业链提升工程行动方案(2020—2025 年)》的通知,明确将新能源列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特别强调要加快推进光伏产业发展。
而此次衢州国资收购一道新能股权,正是地方国资“抄底”光伏的生动体现。
近期,地方国资“接盘”光伏企业已非鲜见。除上文提及的一道新能外,还有江苏盐城国资旗下的江苏悦达集团对润阳股份增资10亿;2024年12月,深陷困境的ST中利迎来了厦门建发集团的收购……
当前,光伏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价格战等问题,深陷内卷困境,全产业链亏损严重,就连头部企业也普遍出现亏损状态。在此背景下,地方国资的介入,或许有助于部分发展潜力的光伏企业穿越此次寒冬,争取新的发展生机与希望,但也延长了行业产能出清的速度。
阅读余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