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从怕上门找出问题到盼上门“体检”帮扶
山东泰安通过预约“体检”帮扶、环评审批优化和阳光执法等措施,从问题查找转向主动服务,助力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营造零干扰营商环境。......
◆本报记者 董若义 通讯员 张柳月
“我们提交书面帮扶申请后,不到两天就得到了回应。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来到现场认真倾听公司需求以及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为公司绿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近日,泰开集团有限公司环保负责人吴晓伟对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的上门帮扶赞不绝口。
从高效审批到精准帮扶,从规范行政检查到智慧监管……在山东省泰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泰安开发区),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不仅是耳熟能详的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预约体检精准帮扶,为企业发展定制“心贴心服务”
“公司危废库已建设完成,现预约‘体检’,请派员前来指导,帮我们查缺补漏,提升规范化建设水平。”这是泰安开发区某乳制品加工企业向泰安市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以下简称开发区分局)提交的预约“体检”申请。
接到申请后,开发区分局立即组织骨干力量,赴企业厂区现场查看危废库建设情况,并就标识牌设置、危废品密封存放等环节给予指导帮扶。
在帮扶过程中,生态环境部门工作人员发现,公司危废品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酸碱盛装容器,若按照危险废物进行收集处置,不仅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也增加了危废处置量,在焚烧处置时还会产生大气污染。围绕这一问题,开发区分局与公司有关负责人多次交流探讨,共同寻求废酸碱盛装容器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经过深入研究与探讨,公司计划引入智能自动清洗装置,替代传统的人工清洗方式,通过先进清洗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精准、高效去除容器内的残留液,确保清洗后的容器达到无污染的标准,进而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有效消除二次污染风险。
“以前我们是怕生态环境部门上门找出问题,现在是预约邀请上门,就盼着能多帮我们发现一些问题,指导我们整改提升。这种预约‘体检’帮扶的形式,我们很欢迎。”公司环保负责人时媛媛对记者说。
开展预约式“体检”帮扶服务,是开发区分局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而推出的创新举措。
开发区分局办公室主任李刚介绍,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生态环境领域的疑难问题,只需提交帮扶申请,开发区分局便会迅速启动响应机制。针对企业提出的帮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判,制定精准帮扶方案,并限期以书面形式反馈帮扶结果,形成一套完整高效的“预约申请—分析研判—精准帮扶—高效反馈”闭环服务流程,最快当天就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环评审批提质增效,为项目建设提供“快车道保障”
山东禾盛弘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前身是贸易型商贸公司,在工程材料销售领域深耕多年。2024年,公司决定从贸易型商贸公司向生产型实体企业转型,但在筹备生产线的过程中,公司负责人为环评材料犯了难,一度感到无从下手。
了解到这家公司新型土工格室、土工格栅生产项目符合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改革试点要求后,开发区分局将其作为首个实行“环评告知承诺制”试点审批项目,并安排专人指导,为企业早开工、早投产提供“快车道保障”。
“与以往审批流程相比,‘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模式极大简化了审批环节与流程,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直接出具批复意见,大幅压缩了审批时限。”开发区分局生态环境科负责人田舒雨告诉记者。
“在生态环境部门指导下,我们很快就编制出完整材料,并通过电子形式发送给开发区分局审核。当天下午,分局就派工作人员把批复报告送来了。如此迅速,让我们既惊喜又感动。”禾盛弘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城城说。
记者了解到,围绕优化环评审批,开发区分局积极探索创新,科学制定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改革试点方案,明确将6小类建设项目降低环评管理等级为报告表;将16小类项目列入告知承诺清单,可不经评估、审查,直接作出审批决定;将太阳能发电、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大气污染治理工程等3小类原需进行登记表备案的建设项目,实行环评豁免管理。同时,结合企业需求,对总量指标前置做出调整完善。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泰安开发区已有7个建设项目实现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13个光伏发电项目实行环评豁免管理,6个项目总量确认不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3个建设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容缺办理。
阳光执法无事不扰,为企业经营打造“零干扰环境”
“您好,这是本次检查任务的行政检查通知书,您可以详细查看案件来源、法律依据、检查方式以及执法人员信息,同时,也欢迎您对我们的执法行为进行全过程监督。”今年以来,这种开场白已成为开发区分局执法人员到企业检查时的“标配”。
为减少执法检查对企业的打扰,开发区分局全面落实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有关制度要求,严格把控涉企检查审批环节,确保每次检查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开发区分局要求,在实施行政检查时,执法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主动出示执法证件,坚决杜绝以其他证件代替执法证件进行行政检查的情况。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每次现场执法不得少于两人。入企检查要制作现场检查笔录,必要时进行音像记录。行政检查结束后,要将结果及时告知企业。
同时,开发区分局大力推进精准检查,防止重复检查、多头检查。对于能够合并实施的行政检查,绝不重复开展;能够联合实施的行政检查,避免多头执法;对于可以通过书面核查、信息共享、智慧监管等方式实现有效监管的,尽量不进入企业现场检查,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
此外,开发区分局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人工监管向科技化监管转变。通过在线监控、视频监控、高空摄像头等现代化、智能化手段,开发区分局实现了对24家涉气在线企业污染源排放点的实时监控预警,做到发现问题及时预警、迅速响应。
今年以来,开发区分局对79家企业的产污治污点位进行24小时用电实时监控预警,处理治污设施用电量异常预警24次,依托在线、用电监控等非现场手段识别发现问题企业10家,在“无事不扰”的同时,做到有效监管。
阅读余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