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菏泽|一家企业的技术突围与城市科创共振
中杰特装通过技术创新与市场引领,实现企业跃升,彰显菏泽科技创新活力,政企协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引领市场理念成就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
一家企业的技术突围与城市科创共振
7月14日,菏泽市科技大会召开。山东中杰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杰特装”)董事长张春雨荣获“菏泽市重大科技贡献奖”。张春雨的创新实践和实干故事,是菏泽市科技创新活力迸发的生动例证。
走进中杰特装的生产车间,巨大的罐体旁,等离子焊枪正喷射出耀眼的蓝色光焰。这看似寻常的焊接场景,背后却是企业的核心技术——PAW+GTAW组合焊及应变强化技术。
“这是哈萨克斯坦客户定制的LNG深冷绝热储罐。通过新技术,罐体焊接强度大幅提升,材料厚度却降低了30%。”张春雨指着眼前的设备说,这项突破让国产超低温容器在全球市场拥有了强劲竞争力。
“企业响应市场需求最直接,把握创新需求最灵敏,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主体。”菏泽市委书记张伦说,“中杰特种装备公司在超低温压力容器等细分领域深耕多年,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在新能源技术不断迭代升级的背景下,这种超低温容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体现了企业对市场潜力的敏锐嗅觉。”
从一家只能生产最低级别(E2级)锅炉的小厂,到如今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中杰特装的科技突围之路,正是菏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当传统锅炉行业面临转型阵痛,张春雨的目光已投向更前沿的绿色能源装备领域——超低温压力容器制造。此时,企业的锅炉资质早已从当初的E2级跃升至行业最高的A级。“我们不能只跟随市场,更要引领市场。”2018年,张春雨作出重大决策:将“菏泽锅炉厂”正式更名为“山东中杰特种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并全力进军超低温压力容器领域。
超低温压力容器制造是名副其实的尖端科技。“液氧零下196度,液氢更是低至零下253度。在这种极端环境下确保安全可靠,难度可想而知。”张春雨深知挑战巨大,但依然坚定地选择开放创新之路。为此,中杰特装与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深度合作,组建了由权威专家领衔的研发团队。数年攻坚,终获硕果:研发的锅炉低碳燃料清洁燃烧技术、低碳燃烧装置及系统、多能互补耦合技术可使锅炉热效率达到110%,并入选2025年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液氮储罐首次应用于全球最大液态空气储能项目——青海格尔木60MW/600MWh液态空气储能项目;液氮、液氧及煤油低压储存压力容器应用于航天发动机试验开展,实现进口替代……
目前,中杰特装年产值近10亿元,生产基地总面积达800余亩(含在建基地),在同行业中总规模位居全国前列,LPG压力容器、二氧化碳捕集储存装备、甲醛余热锅炉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超低温压力容器跻身全国前三。“我们决定将这次50万元奖金连同企业资金共计100万元,用于设立‘企业内部人才激励金’,打造人才孵化平台。”张春雨关于“孵化人才”的远见与菏泽“放水养鱼”、厚植创新生态的理念不谋而合。
中杰特装的崛起,深深扎根于菏泽市日益浓厚的创新沃土。近年来,菏泽市委、市政府始终将科技创新置于核心位置,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推动科技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增速勇夺全省第一,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2.67%、居全省第二位,新批建14家市级飞地研发中心、31家重点实验室和77家技术创新中心,全市企业与高校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及协议96项,与84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投身科技创新,为菏泽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科技强省建设中贡献更大力量而努力奋进。(记者 赵念东 通讯员 陈新振)
阅读余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