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雪上加霜!跨界光伏企业再“爆雷”?
环秀湖逐光要求棒杰股份按照此前的协议约定回购其持有的棒杰新能源的股份。根据棒杰股份财务部门初步测算,此次回购价款预计不低于32,149.32万元(利息暂时计算至2025年3月12日,不包含因逾期产生的违约定金等)。......
3月13日,棒杰股份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苏州环秀湖逐光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环秀湖逐光”)的《关于要求棒杰股份履行回购义务的函》(以下简称“回购函”)。
公告显示,环秀湖逐光要求棒杰股份按照此前的协议约定回购其持有的棒杰新能源的股份。根据棒杰股份财务部门初步测算,此次回购价款预计不低于32,149.32万元(利息暂时计算至2025年3月12日,不包含因逾期产生的违约定金等)。
对于上述回购事项,棒杰股份表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14.51亿元,流动负债合计23.49亿元,短期债务压力较大,现金流紧张”,“公司可能存在无法按期履行本函所涉回购义务,存在有关合同违约被债权人起诉以及查封、扣押、冻结资产的风险,公司将积极协调各方沟通协商回购事宜,力争将该风险降到最低。”
简而言之就是:没钱,履行不了回购义务,但公司会积极沟通降低风险。
此前2023年8月4日,棒杰股份发布公告称,拟引入环秀湖逐光对棒杰新能源进行增资扩股。
棒杰股份、棒杰新能源以及相关原股东与环秀湖逐光签订了《投资协议》,各方均同意环秀湖逐光以现金方式出资30,000万元,取得棒杰新能源17.0068%的股权及相应权益。
同时,棒杰股份与环秀湖逐光在上述协议基础上签署了《投资协议之补充协议》(以下简称“《补充协议》”)就环秀湖逐光退出、公司或有回购义务等条款作了进一步约定。
根据当时披露的《补充协议》中的“回购义务”中的约定,环秀湖逐光此次要求棒杰股份回购股份,或许是与此前的停产有关。
此前3月4日,棒杰股份发布称收到棒杰新能源控股子公司扬州棒杰的通知,该公司自2025年3月1日起对其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实施临时停工停产,预计停产时间不超过3个月。
对于此次停产,棒杰股份表示因扬州棒杰目前处于亏损状态,短时间内难以扭亏,扬州棒杰临时停产将减少公司经营亏损,避免继续生产造成更大规模的亏损和资金投入,有利于降低运营成本。
其实,扬州棒杰的停产也早有预兆。
2月下旬,一张“关于公司部分员工办理离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光伏行业内传得沸沸扬扬。
通知表明,此次裁员是因光伏行业寒冬,该公司业务拓展遇阻、运营成本攀升,虽经挽救仍陷入经营困境,面临资金短缺与运营周转难题。尽管通知已被打码,但外界猜测这家公司是棒杰股份。
通过棒杰股份的财务数据来看,目前该公司的确承受着巨大的资金压力。
棒杰股份三季报显示截至2024年9月,该公司净利亏损1.91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已亏损2.11亿元。但该公司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棒杰股份预计净亏损3亿-4.5亿元。
这也就意味着2024年第四季度,棒杰股份亏损了1.09-2.59亿元,资金缺口加大。
屋漏偏逢连夜雨。棒杰股份在为资金发愁之时,又深陷诉讼漩涡。
3月12日,棒杰股份发布公告称,截至3月10日,该公司及其子公司连续12个月内新增尚未披露的诉讼、仲裁事项的涉案金额合计约为13,692.53万元,涉案金额累计达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2.50%。
此次新披露的案件涉及买卖合同纠纷、劳务合同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等。
同时,由于种种案件纠纷,截至3月10日棒杰股份及子公司共计1,441.39万元被冻结。
阅读余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