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对省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第D121号党派团体提案的答复
吉林省能源局
· 2025-10-30 13:41:36
吉能法规[2025]65号
民盟省委会:
贵单位在省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构建寒冷地带氢能产业集群打造“中国北方氢谷”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关于建议1:加强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
我省积极支持氢能产业发展。2022年11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的通知(吉政发〔2022〕22号,以下简称《支持政策措施》)正式发布,《支持政策措施》明确了21条具体政策措施。
(一)完善氢能产业链支持政策。我省注重推动动氢能全产业链条发展。《支持政策措施》关于“全产业链示范应用”中,从支持绿氢制取企业、支持绿氢储运企业、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购置使用、建立跨领域补偿机制等方面,对涉及氢气的制备、储存、运输和应用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政策措施进行了明确。“氢动吉林”行动实施以来,省直各相关部门积极推动产业链涉及的相关政策和有关工作落实。
(二)争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氢能产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措施》关于“支持企业融资发展”中明确,支持政府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联合设立氢能产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用于支持产业项目投资或落地;鼓励国内外各类创业基金、投资公司、上市公司和其他机构设立主要投向氢能产业企业的投资机构;鼓励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商业银行研究制定适合氢能领域企业的创新型信贷产品,支持券商等金融机构发行面向氢能产业领域专项债券;支持金融机构为氢能领域小微企业提供银行信贷和担保支持等金融服务。2024年,我局积极破解项目融资难题,全力推动“两重”建设重点任务,积极组织项目申报2024年度第一批、第二批超长期国债。其中,中能建松原、中国天楹辽源已通过国家发改委复核,两个项目均获批1亿元国债资金。
(三)努力优化营商环境。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鼓励地方招引项目,简化审批流程,减少氢能项目审批层级和环节,提高行政效率,2024年,我省将新能源建设指标下放到了市(州),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还有力推动了氢能产业加快发展。“氢动吉林”行动实施以来,我省在积极谋划氢能全产业链发展的同时,大力推动绿氢+产业,先后示范落地了一批氢能装备制造、绿氢化工项目,已逐步形成产业集聚优势。
(四)加快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政策措施》第8条明确,鼓励新建和改(扩)建符合《“氢动吉林”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加氢站。“氢动吉林”行动实施以来,省住建厅已先后印发《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指导手册(试行)》《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加氢合建站管理指导手册(试行)》《加氢站经营许可审批流程图》,指导各地做好加氢站建设管理工作。整理编写《加氢站建设优秀案例》,制作《加氢站设备集成商推荐目录》,指导加氢站建设单位科学合理选择建设模式、设施设备,提高建设标准。成立相近行业专家组成的技术团队,为加氢站验收、运营等提供服务帮助。中韩(长春)示范区的吉电股份制氢加氢一体站项目已建成投用。
关于建议2:加大核心技术研发力度,建立人才引培机制
(一)积极推动氢能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研发。我省紧密结合氢能产业发展实际,依托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一汽集团等科研力量,加快氢能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材料的研发,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不断提升产业科技含量。2024年,省科技厅支持低碳环保背景下电解水及储氢材料制氢技术研究、制氢协同功能电极的制备及示范应用等科研项目16个,投入科研经费300万元;组织实施聚力攻坚专项,截止目前,已在第二批聚力专项中设立氢能制储及应用聚力攻坚专项;建设吉林省氢能产业综合研究院,该院科技专项自2024年启动,支持“固态储氢材料规模化制备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省财政经费投入1000万元,带动企业投入1000万元,推动一批氢能重大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产品的转化。
(二)建立人才培育和引进机制。我省积极推动建立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努力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持。《支持政策措施》第18条明确,支持高端人才引育。“氢动吉林”行动实施以来,省人社厅针对氢能产业人才引培机制建设,不断强化产业人才政策支撑。目前已研究出台汽车、医药等产业专项人才支持政策,后续将围绕氢能发展需求,支持氢能企业与吉林大学、中科院应化所等联合培养博士后和技能人才,支持符合条件的氢能领域企业开展职称“自主化”评审,让氢能领域企事业单位在人才评价上有更大的自主权。省科技厅优化科技发展计划人才项目设置,构建人才多维培育扶持体系,设立并实施高层次人才、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项目。2024年,向科技部推荐74人参加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支持中青年创新创业卓越人才(团队)项目101项,支持青年科技人才项目126项。
(三)推动氢能产业发展标准化研究。2023年11月5日,省市场监督管理厅批准了省工信厅提出并归口的标准化科研项目《“氢动吉林”氢能产业发展标准化研究》,将加强相关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等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体系。目前,该项目科研任务正在进行中。
(四)建立健全氢能产业安全监管体系。2023年,我省出台的《吉林省氢能产业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吉政办规〔2023〕1 号,以下简称“《办法》”),对涉及氢能产业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作了分工明确。目前,我省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吉林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实施细则》(吉安委〔2023〕8 号)规定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靠近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原则以及《办法》明确的职责,实施对氢能产业的安全监督管理。
关于建议3:加大商业模式创新力度,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一)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氢动吉林”行动实施以来,我省积极探索多元化投资、建设和运营模式,支持鼓励企业探索氢气招投标、自用自销等商业模式,推动氢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印发《吉林省绿能产业园区供电实施方案》,开启全国首创供电模式,实现了风光绿电直供,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2024年6月,大安一期项目接网方案获得批复,标志着我省大规模应用新能源直供模式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后续其他绿氢化工项目接网提供了参考。
(二)创建氢能应用示范场景。“氢动吉林”行动实施以来,我省积极推动氢能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白城市率先开展15辆氢能公交交通示范,成为东北地区首个氢燃料电池公交线路投运的城市;中韩(长春)示范区氢能交通示范已投入运营;一汽解放300辆氢能重卡已在北京、上海、山西等地交付使用;红旗全新混动专用氢能发动机首台A样机成功试制下线;中车长客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完成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试验。
(三)加强氢能汽车的市场推广和宣传。近年来,我省依托一汽集团、中车长客自主研发优势,加快推动氢能在交通领域应用。随着全省绿化工项目的持续推进,我省将采取有效方式,进一步强化氢能汽车的市场推广和宣传,不断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和接受度。积极探索“氢能+高端装备制造”“氢能+核心技术研发”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推动我省氢能产业形成集群效应。2024年,省工信厅积极推动氢能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中车长客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完成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试验。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近年来,我省紧盯国际国内氢能产业发展前沿,积极参与国际氢能技术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升我省氢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2023年,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举办的中日节能环保论坛氢能分论坛和第八届中国能源发展与创新论坛上,我省专题介绍了“氢动吉林”行动情况,“氢动吉林”行动成为国内外参会各方关注的焦点。2024年,省工信厅组织绿动氢能、尧景新能源等企业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主宾省展会,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
下一步,我局将紧盯氢能产业发展前沿,紧密联系我省氢能产业发展实际,推动构建寒冷地带氢能产业集群,加快推进绿氢化工项目建设,带动促进氢能产业全链条发展,打造“中国北方氢谷”。
吉林省能源局
2025年5月16日
初审:沈伟博 复审:田逶岭 终审:刘学锋
阅读余下全文
登录后立即解锁全站精选内容
-
了解周评详情
-
查看行情月报
-
浏览行情综述
-
阅读优质资讯
-
分析市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