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或亏掉10年利润!这家光伏企业宣布裁员!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 · 2025-02-25 17:33:58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获悉,近日一张“关于公司部分员工办理离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光伏行业内传得沸沸扬扬。通知显示,此次裁员起源于在光伏寒冬的行业背景下,该公司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业务拓展受阻,运营成本持续攀升,尽管管理层采取了挽救措施,但仍未能扭转经营困境。当前,该公司及业务基地面临巨大经营挑战,以及资金短缺、日常运营无法周转的巨大压力。......

寒冬依旧,继晶樱光电之后,又一家光伏跨界企业进行裁员。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获悉,近日一张“关于公司部分员工办理离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光伏行业内传得沸沸扬扬。

通知显示,此次裁员起源于在光伏寒冬的行业背景下,该公司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业务拓展受阻运营成本持续攀升,尽管管理层采取了挽救措施,但仍未能扭转经营困境。当前,该公司及业务基地面临巨大经营挑战,以及资金短缺、日常运营无法周转的巨大压力。

通知明确表示“需要办理离职”的相关人员要在2月28日前办理离职手续和工作交接,但并未注明需要离职的具体部门以及人员,其表示“相关领导人及人力资源部同事将会以线上或线下的方式一对一沟通”。

在规定的离职日期前办理离职手续的人员,该公司将优先筹集资金及时、足额发放2025年1月、2月的月薪

尽管该通知已被打码,但外界纷纷猜测发布该通知的企业是棒杰股份

对此,数字新能源DataBM.com尝试与棒杰股份取得联系,截至发稿日,该公司电话暂无人接听。

“美梦”

资料显示,棒杰股份成立于1993年,2011年12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该公司以无缝服装设计、织造营销为主营业务。

棒杰股份虽是我国无缝针织龙头企业,但由于行业局限性较大,该公司多年来业绩始终无较大浮动。2022年,棒杰股份盯上了正值风光无限的光伏行业。

2022年11月23日,棒杰股份发布公告称,为把握光伏产业增长的市场机遇,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棒杰新能源布局光伏产业。由此,棒杰股份开始进军光伏行业,开启了“无缝服装+光伏”双主业的业务格局。

2022年12月8日,在棒杰股份宣布陈剑嵩上任董事长当天,也公布了其与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计划投资26亿元建设年产10GW的高效光伏电池片项目。

此后2023年5月和7月,棒杰股份又分别宣布在浙江江山和江苏扬州将建设“年产16GW(8GW+8GW)N型高效电池片及年产16GW大尺寸光伏硅片切片项目”和年产10GW高效光伏组件及研发中心项目

其中,浙江江山的年产16GW电池和16GW硅片项目的总投资约8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约62亿元;扬州组件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约10亿。

仅仅7个个月棒杰股份就已砸出上百亿元,布局了光伏硅片电池片以及组件业务。

根据棒杰股份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末该公司全部货币资金5.74亿元。可见棒杰股份是赌上了自己全部身家跨界光伏给自己搏条出路。

“噩梦”

但奈何风云突变。2023年下半年开始光伏行业步入了“史上最冷寒冬期”,产业链价格急剧下滑,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企业经营承压。作为光伏跨界新军的棒杰股份更是遭受了行业周期的致命一击。

据棒杰股份2023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实现营收7.63亿元,同比增长25.46%,但净利润却同比由盈转亏亏损达0.88亿元

棒杰股份2012-2023年归属净利润统计图

对于净利润的亏损,棒杰股份解释,一方面是由于光伏业务前期投入较大,另一方面是扬州10GW电池生产基地于2023年投产,收入增长,但受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等因素影响,其光伏业务短期盈利能力承压

但步入2024年,行业仍在持续恶化,棒杰股份的光伏“美梦”最终变成了“噩梦”。

根据棒杰股份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由于受到光伏行业阶段性供需错配等因素影响,其经营业绩出现了阶段性亏损。2024年其净利润亏损3-4.5亿元亏损同比扩大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发现,棒杰股份2024年这一年的亏损就已超过了其过去7-10年(除2023年以外)的净利润总和

项目进展方面,据媒体2025年1月报道,棒杰股份江山基地自2024年第三季已经停工。“厂房现在还没有开始运作,厂区在(2024年)8月份已经停建了,目前只留了少部分建筑工人进行基本维护。”该项目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向媒体透露。

更加糟糕的是,由于2023年5月该公司董事长陈剑嵩因内幕交易,被立案调查并被罚没63.85亿元,导致棒杰股份在此后三年无法在股市进行再融资

一边是百亿布局急等砸钱,一边是业绩亏损手头紧,又无法融资的棒杰股份迫不得已通过担保方式为公司进行融资以缓解资金压力。

截至2025年1月26日,该公司及子公司的对外担保余额为9.55亿元,占其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87.2%,均为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子公司及其下属公司间相互担保。

在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之下,棒杰股份内部相互担保的深度绑定关系,也为其埋下了生存隐患。

2024年8月,扬州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州棒杰”)被债权人江苏普惠健康体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惠健康”)申请破产重整

根据当时公告显示,扬州棒杰金融负债敞口余额约7亿元,且均有棒杰股份提供连带责任保证。

这也意味着,如果扬州棒杰进入重整程序,棒杰股份不仅要面临履行担保义务的风险,其对于扬州棒杰投资也无法收回,甚至会导致该公司的光伏业务无法正常开展

2024年9月,普惠健康撤回对扬州棒杰的破产重整申请,棒杰股份的光伏业务危机暂时解除。

不过,资金压力却仍是压在棒杰股份身上的一座大山。

2025年1月4日,棒杰股份发布公告,棒杰新能源持有的扬州棒杰股权被冻结,其缘由是拉普拉斯起诉扬州棒杰、棒杰新能源拖欠设备验收款,案件涉及金额达85,417,748元

除此之外,截至2025年1月26日,棒杰股份光伏板块子公司在金融机构累计逾期或提前到期的借款金额合计约8,646万元(上述借款金额不包含因逾期产生的违约金、滞纳 金和罚息等),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7.89%。

“梦魇”

棒杰股份的经历只是当前光伏行业寒冬中的一个缩影。

行业媒体曾报道称,有超5万家成立年限在1-3年间的光伏企业倒在了2025年春节前夕。

步入2025年后,已经备受磋磨的光伏行业似乎又重新焕发。

2025年开年,由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和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先后推出直接使得光伏行业出现了新一轮抢装潮,市场需求暂时有所回暖。

随着抢装潮的开始,光伏产业链价格也出现了回弹。

据数字新能源DataBM.com不完全统计,春节后累计约有10家组件企业宣布涨价,其中通威股份、晶澳科技龙头企业甚至进行了二次涨价,组件价格或有望回到“0.7x”时期

光伏行业昔日热闹景象似乎重现了?

但熟悉光伏行业的人清楚,待到这轮抢装潮过去之后,光伏装机极有可能会陷入一段“断档”期,彼时光伏行业或又将面临更加残酷的新一轮淘汰赛。

那时,本就“根基不稳”、“实力虚弱”的光伏企业怎么熬过去呢?

阅读余下全文

值得一看

上拉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