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30光伏早报:组件甩卖潮,价格破防;吉利发布新一代刀片电池;苏波:锂电池行业应对出口减少风险
昨天光伏圈发生了什么?......
1、 DBM行情 | 跌跌跌!组件掀起“甩卖潮”!产业链价格集体“破防”!
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跌,组件掀起“甩卖潮”,硅料、电池和组件价格继续探底。一线龙头企业降幅相对较小,但某龙头企业价格跌至0.7X元/W。业内预测,三季度内将有更多、更大规模的硅料减产停产情况的发生,真正的产能出清将在下半年逐步开启。
2、 对标比亚迪?吉利发布新一代刀片电池 已通过“八针同刺”试验
吉利发布新一代刀片电池——神盾短刀电池,该电池通过“八针同刺”试验,尺寸小、适配性强。吉利此举是车企自研电池趋势的一部分,目前已有超过10家车企开始自研电池。车企自研电池有助于降低成本、保证核心技术归属和供应安全,但目前市场头部效应明显,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仍占据主导地位。
3、 工信部原副部长苏波:锂电池行业要做好准备,应对出口可能减少所带来的风险
工信部原副部长苏波在2024国际锂电新能源产业大会上表示,尽管我国锂电池行业已形成技术先进、产业链完整、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但需应对出口可能减少所带来的风险。他建议推动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应从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制造和加强合作与交流三方面发力。
三峡云南能投投资建设的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三股水108MW、昭通市巧家县新房子100MW、昆明市禄劝县汤郎50MW和楚雄州永仁县杨家湾子188MW光伏发电项目已全部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5、 让科研成果转化加速跑
文章主要讲述了北京市如何通过赋权改革、搭建转化捷径和概念验证等方式,推动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其中,赋权改革让科研人员有了更多自主权,可以更好地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搭建转化捷径则让科研人员能够更快地将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而概念验证则帮助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初期就能够得到资金支持,降低转化风险。这些措施都有助于让科研成果更好地体现市场价值和商业价值。
容百科技2023年净利下滑57%,一季度亏损,但二季度销量保持高位,市占率提升。公司加速布局海外产能,韩国一期项目已投产,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2025年至2027年累计销售量逾10万吨。在技术路线上,坚持高端化,高镍及超高镍出货占比逐步提升。在固态电池领域,已与4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国家能源局推出国家绿证核发交易系统,旨在提升绿证核发效率,推动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化消纳。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和光伏、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绿电绿证市场供需两端均发展了较大变化,绿证核发全覆盖有助于扩大绿电供给,促进绿色电力消费。然而,当前绿电绿证市场仍存在价格发现机制不足、区域分布错配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交易规则。
8、 南网储能“十六五”末规划投产规模:4400万千瓦抽水蓄能+1000万千瓦新型储能
南网储能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计划在“十六五”末实现抽水蓄能投产规模4400万千瓦和新型储能投产规模1000万千瓦。同时,公司将积极开展规划项目前期工作,大力开拓市场,增加项目储备。
阅读余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