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逆势豪掷近百亿再谋“一体化”!慢半拍的“组件老五”急了?
已完成从“工业硅-多晶硅-拉棒-坩埚-切片-硅片-电池-组件-逆变器-电站-储能”相对完整的全产业链布局。......
继爱旭股份99.78亿扩产之后,光伏行业又迎来一巨头近百亿的项目。
2月26日晚间,阿特斯发布公告,根据公司战略发展需要,计划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建设年产14GW切片+14GW电池+14GW组件新能源产业园项目。该项目总投资96.3亿元,分三期建设,建设总用地约1300亩。
对于此次项目,阿特斯表示,由于涟水产业园靠近公司现有宿迁、盐城、扬州三大基地,公司可以通过产能集群效应,实现人才和技术等资源共享,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率。
举棋不定的一体化进程
对于光伏一体化布局,市场上一直认为阿特斯是“慢人一步”的。但其早在2022年8月7日,阿特斯就曾拟豪掷600亿元在青海省海东市投资建设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规划建设工业硅25万吨、高纯多晶硅20万吨、单晶拉棒50GW、坩埚50GW、切片10GW、光伏电池10GW、光伏组件10GW、配套新材料10GW。
但根据阿特斯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5月5日,这600亿的一体化项目,仅有一期年产5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进入项目设计阶段外,其他项目均没了下文。
然而2022-23年间,光伏行业的一体化大潮依然蔚然成风,在阿特斯还在举棋不定的时候,众多同行们早已抢在了前面,不少项目在2023年陆续落地成型。
此时阿特斯的一体化决心方“姗姗来迟”。
2023年2月,阿特斯宣布计划在江苏扬州投资150亿元进行高效光伏切片、电池片、组件、新材料、储能电芯及系统的投资建设项目,涉及14GW硅片、14GW电池、10GW组件和配套材料、10GW电芯和储能系统。
2023年7月16日,阿特斯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光伏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投资合作协议书》,拟分三期建设12万吨工业硅、10万吨多晶硅、80GW单晶拉棒、80GW坩埚、20GW切片、20GW电池、10GW组件以及10GW相关配套产品。
其中,一期项目总投资就达180亿元,建设年产30GW单晶拉棒项目、80GW坩埚项目、10GW单晶切片项目、10GW太阳能电池项目、5GW光伏组件项目、5GW相关配套产品项目。一期项目于2023年8月2日开工建设,计划2024年9月达产。
2023年11月30日,阿特斯又发布公告称,拟使用首次募资超募金额5亿元在江苏扬州建设14GW硅片项目。
如今,在行业低谷期,公司又再次豪掷近百亿布局一体化项目,可见,在错过上一波扩产良机之后,阿特斯在努力追赶此前落下的一体化进度。
不过,虽然在全产业链项目落地进程上相比同行业慢了大一截,但阿特斯似乎是想从布局的产业链完整性上“扳回一局”。
当下阿特斯在已完成从“工业硅-多晶硅-拉棒-坩埚-切片-硅片-电池-组件-逆变器-电站-储能”相对完整的全产业链布局,也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
“组件老五”地位危矣
根据DBM研究院和数字新能源DataBM.com联合制作的“2023上半年中国光伏组件出货量TOP10”榜单显示,阿特斯2023年上半年以14.3GW的组件出货量稳居第五。
虽然从排名上看,这位老牌光伏厂商稳居“组件老五”的位置,但从出货量来看,想要“再进一步”,横亘在前的却是一条条不那么容易跨越“鸿沟”。根据榜单数据计算,2023年上半年,阿特斯组件出货量与第四名的晶澳太阳能相差9.6GW,与第一名晶科能源相差16.5GW。
而与紧随其后的组件老六的正泰新能相比,阿特斯与其仅相差2.8GW。而综合看2家企业近三年的增长势头,阿特斯似乎随时都会被正泰新能反超。
此外,根据数字新能源DataBM.com统计,排名前6的光伏组件企业出货量的三年复合增长率来看,除本就是龙头老大的隆基之外,就当属阿特斯组件出货量增长幅度最为缓慢。
图为:各企业2021年-2023年组件出货量 单位:GW
在组件产能规划方面,阿特斯预计2024年末组件产能将达到61GW,这与前四名企业当前规模就已存在较大差距。而资料显示正泰新能截至2023年底就已达成组件产能55GW。
而根据InfoLink的预测显示,2024年组件需求增幅将出现放缓,年增率仅约11%。这意味着2024年组件竞争态势依旧激烈,阿特斯能否依旧稳固其地位呢?
阅读余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