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合光能“护食”再出击,一年3次“状告”润阳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了解到,近日,天合光能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起诉讼,指控润阳股份(Runergy)和印度公司阿达尼绿色能源( Adani )不正当地进口和销售侵犯其TOPCon太阳能电池专利的项目。......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了解到,近日,天合光能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起诉讼,指控润阳股份(Runergy)和印度公司阿达尼绿色能源( Adani )不正当地进口和销售侵犯其TOPCon太阳能电池专利的项目。
天合光能的诉状要求 ITC 对润阳股份和阿达尼绿色能源发出有限排除令和停止令,禁止向美国进口侵犯天合光能专利的某些太阳能电池、组件、电池板以及包含相同成分的零部件产品。
天合光能美国公司总裁Steven Zhu表示: “我们致力于捍卫我们的创新,并将采取果断行动,打击任何侵犯我们知识产权的行为。”
天合一年3次“状告”润阳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注意到,这已是天合光能在一年内第三次因专利侵权起诉润阳股份了。
早在今年5月和9月,天合光能就因专利侵权一纸诉状将润阳股份分别告上了美国特拉华州地方法院和美国加州中区地方法院。
据了解,天合光能两次起诉涉案专利均为US9722104和US10230009,两者的标题都是“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有趣的是,数字新能源DataBM.com查阅到上述两项专利最初均为韩国LG电子公司提交申请,2022年转让给晶科能源,直至今年3月18日天合光能才将其收入麾下。
公开资料显示,天合光能与润阳股份上述两个案件目前正在审理中。
天合光能为何改诉讼方案?
既然天合光能已经两次“狙击”润阳股份了,为何还要进行第三次起诉呢?
资料显示,天合光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威尔默的5GW组件制造工厂将于今年投产。
截至发稿日,该工厂还未传出投产消息。而润阳股份却于近日传出组件工厂投产的消息。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近日了解到,润阳股份位于美国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的首家GW太阳能组件制造工厂已正式投入生产,将于10月开始生产首批客户订单。
不仅如此,另一家被起诉的印度企业阿达尼绿色能源在今年4月传出消息,该公司正在生产4GW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大部分出口到美国,并补充说计划将产能提高到10GW。
天合光能眼瞅工厂就要到投产的关键时段,这时出来两个对手不仅要瓜分市场这块“蛋糕”,而且用的“刀”都很有可能仿制于自己。
故与前两次诉讼对比,天合光能此次不再是向美国地方法院起诉而是直接向ITC控告。
相对地方法院,ITC更加集中于进口商品相关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而且在诉讼程序上,ITC的流程则更为简单直接,仅包括起诉、调查、听证会和最终决定4个环节,相应花费时间则更短。
专利战,护“食”之战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一直认为,专利之争表面似乎是技术专利权之战,实际上是企业对光伏市场的争夺。
天合光能此次发动的专利之战意图也非常明显——“护食”。
众所周知,当前国内光伏市场越来越不好做,“出海”是光伏企业自救的重要路径。
美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单一光伏市场自然成为了中国光伏企业眼中的香饽饽。
自2021年拜登政府发布了《迈向2050年净零排放的长期战略》后,美国光伏发电装机量在近几年持续增长。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测,到2024年美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约44GW,将同比增长约43%;到2025年将增加到53GW。
而美国政府的目标是在2035年实现100%清洁电力目标。
这意味着,2024年美国光伏装机或将会迎来一波大幅增长,且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持续增长。
与此同时,美国对于东南亚四国的关税豁免已到期。根据最新消息,当地时间10月1日,美国商务部今天发布了对与从东南亚进口太阳能电池有关的反补贴税 (CVD) 案的初步肯定性裁决。
太阳能制造贸易联盟首席法律顾问 Tim Brightbill 表示,初步CVD金额从不到1%到近300%不等,预计在最终决定时关税税率将进一步提高。
这就意味着,东南亚四国光伏产品直接出口到美国的规模将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这对于在美国本土或者在美建厂的光伏制造商来说,这是一个抢夺市场的绝好机会。
同样,这对于已在美国建厂的天合光能来说,也是抢占美国市场的关键时刻。
抢占市场除了自身快马加鞭赶进度,扩市场之外,同时也要防着竞争对手。而发动专利战往往能够行之有效地影响竞争对手的市场策略。
这也警醒各家光伏企业,在如今激烈的市场争夺中,企业不能再一味闷头赶路,如何不侵权、如何维权也成为了当下市场争夺的重要课题。
阅读余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