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威牵手润阳,为何是他?为何是现在?
8月13日晚间,通威股份的一则增资意向性协议公告可谓是引发了热烈讨论,当日晚“通威股份拟不超过50亿收购润阳股份51%股权”的话题瞬间刷爆行业内外。......
2024年光伏行业第一大并购案出现了!
8月13日晚间,通威股份的一则增资意向性协议公告可谓是引发了热烈讨论,当日晚“通威股份拟不超过50亿收购润阳股份51%股权”的话题瞬间刷爆行业内外。(详见《50亿!通威股份拟收购润阳股份!》)
通威为何选择润阳?
通威股份与润阳股份突如其来的这场“联姻”,是行业内大为震惊。
众所周知,当前光伏行业已经处于“全面亏损”阶段。面对行业的非理性竞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现阶段“将钱放在自己手里才安全”,“持有现金是理性的”。
作为光伏老玩家通威股份为何偏偏要此时“迎接”润阳股份呢?
其实,在昨晚的通告中通威股份表达的很明确:
一是响应政策和行业号召;
二是两家企业产业链布局相似,目前润阳股份在产业链上游形成工业硅产能5.5万吨、多晶硅产能13万吨、拉晶产能7GW、切片产能10GW;产业链中游形成高效太阳能电池片产能 57GW;产业链下游形成组件产能13GW,并适当布局部分光伏电站业务;
三是润阳股份的海外市场富有竞争力,对于通威股份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通威股份表示,本次交易将有效补充公司海外产能布局,帮助公司拓宽海外高溢价市场的销售渠道,提升全球综合竞争力。
数据显示,通威股份2020年至2023年海外市场收入由55.60亿元增长至113.49亿元。
虽然通威股份用3年时间将海外收入翻了2倍多,但其海外收入占比却在逐年下降。
不仅如此,数字新能源DataBM.com在对比的光伏企业海外收入毛利率时发现,通威股份的海外收入毛利甚至不及部分二线光伏企业。
可见,“光伏优等生”的通威股份还是有所“偏科”。
在中国光伏企业全球化布局的当下,作为龙头企业的通威股份,显然必须要补齐海外市场这块短板。
那为何是润阳股份呢?
正如公告所述“(润阳股份)在美国、泰国、越南等部分海外市场建设了富有竞争力的产能,能够满足海外市场溯源要求”。
不仅如此,据统计润阳股份2020-2022年的海外收入毛利为20.03%、15.29%、24.96%,基本是同年份通威股份海外毛利率的2-3倍。
可见,相比通威股份,润阳股份在海外市场的布局有着更为显著的优势,如果没有此次收购或者收购不成功,润阳股份或许会成为通威股份在海外市场上的强劲对手之一。
润阳为何“委身”通威?
不过,在海外市场方面如此优秀的润阳股份如今却正身陷囹圄。
原因就是因为缺钱,而且是极度缺钱!
作为成立于2013年的光伏老兵,润阳股份从电池片领域起家,一步步完成了光伏垂直一体化布局。尤其是近年来发展更是迈入了“快车道”。但高速扩张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资金的巨大缺口。
2022年3月18日,润阳股份申请创业板IPO获受理,拟募资40亿元,用于年产5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年产5GW异质结电池片生产项目,以及15亿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2022年11月,润阳股份IPO获深交所上市委审核通过。2023年6月29日,润阳股份取得证监会IPO批文。然而至此之后,获得批文的润阳股份IPO再无进展,直至一年后2024年6月底过期。
此次润阳股份IPO的失利业界分析与当下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价格暴跌的行业震荡调整期,以及证券市场对IPO全面从严监管大背景有关,但与润阳股份自身收入结构单一、资产负债水平高等也脱不开关系。
根据润阳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电池片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99.15%、99.34%和99.01%。
可见,虽在全产业链布局,但润阳股份的营收主要还是依赖电池片业务,这也导致其应对下游行业波动能力较弱。
不仅如此,润阳股份的负债率也偏高。其2020-2022年负债率分别为75.48%、81.39%和79.17%。
润阳股份也深知这一点,其在招股书里表示:“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相比,受限于融资渠道,公司资产负债率相对较高,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相对较低。为进一步扩大先进新型电池产能、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 抢占海外市场份额,发行人持续在光伏产业链多个环节增加资本性支出规模。”
今年5月下旬,数字新能源DataBM.com曾关注到,内蒙古润阳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建12万吨多晶硅、24万吨工业硅项目在内蒙古备案通过。
这就意味着,润阳股份需要更多的钱来完善自己的产业链布局。但如今行业周期袭来,全产业链亏损面不断扩大,业内人士向数字新能源DataBM.com透露,目前许多项目虽已建成,但至今不敢投产,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不投产亏钱,投产更巨亏。
一体化布局的大摊子虽已成型,却仍处于烧钱阶段,但业务的持续亏损再加上IPO的失利,对于本就资金实力相对不足的润阳股份来说,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
如果此次成功抱住通威股份的“大腿”,对于润阳股份来说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行业并购大幕已然开启
事实上,光伏龙头通威股份光伏版图一直与并购脱不开关系。
作为前身为农牧饲料企业出身的通威股份成立于1995年12月。2008年2月,通威股份以1.91亿元的价格收购控股股东通威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永祥股份”)48%股份和四川巨星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永详股份2%股份切入晶硅赛道。
2013年9月通威集团以8.7亿元获得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合肥)有限公司100%股权,成功进入电池片组件赛道。
通过并购结合新建并举,通威股份一次次成功得迈上发展新台阶,最终晋升为光伏霸主地位。
而此时并购润阳股份,也是通威股份在光伏行业与市场低迷期,抄底布局,晚上全球版图、巩固龙头地位的又一次“进击”。
通威股份与润阳股份的合作是一次“双向奔赴”的选择,更为行业开启了下一个阶段发展的序幕。
当下正值光伏行业震荡调整期,不少优质光伏企业“生不逢时”,甚至面临生存难题,是出局,还是继续苦撑?通威股份与润阳股份的合作提供了第三种选择。
阅读余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