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M行情| 晶科、天合等一线领衔光伏组件降价潮,再现两家厂商停产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 · 2024-04-19 18:08:29

彻底废了!......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近期获悉,广州当地有两家企业组件产线自年后开始停产,停产原因系资金短缺。

据爆料人透露,以上两家企业均非代工厂,而是拥有自有品牌

无独有偶,开年以来,先是有上市公司聆达股份旗下金寨嘉悦工厂停工停产,随后公司在安徽铜陵狮子山项目也正式宣告终止。硅料环节,中来股份20万吨工业硅、10万吨多晶硅项目也在3月初出现暂缓。

进入四月份后,光伏四大产业链价格进入剧烈波动。

终端组件环节的酝酿涨价还未全面铺开,就在4月初在东方日升、晶科等一线大厂的降价1-3分/W中画上了句号,随后开始跌跌不休。

四月中,受累于上游硅料跟电池片价格下跌严重,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正泰新能、通威股份、润马等产商在4月第二周跟进降价,跌幅2-4分/W,其中晶澳科技以4分/W的降幅遥遥领先,组件价格跌至0.88元/W,成为了本轮降价一线企业中率先突破0.9元/W的厂商。

目前,组件价格虽属于小幅波动,但已逼近厂商成本价

有业内人士向数字新能源DataBM.com表示,预计后期组件价格很难再涨,但也不会大幅下降

大变动不见,小降价不断。数字新能源DataBM.com获悉,4月17日,天合光能、晶科能源两家一线厂商再次宣布下调组件报价,天合与晶科部分基地下调2分/W,最低价由天合宿迁工厂报出,为0.82元/W。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调研了解,本周降价原因除了上游硅料电池片的下跌以外,还包括组件供给过剩虽然一线组件品牌报价相对稳定,但二三线品牌为了中标,报出极低的价格。

4月15日,三峡集团9GW组件开标后,大恒能源在标段二的N型组件集采中报出0.839元/W。同样,在这场竞标中,数字新能源DataBM.com发现,标段一的P型组件,有企业报出了0.795元/W的低价。

综合看,组件环节受上游供应链价格博弈影响,价格持续探底,虽然一线企业仍有上涨情绪,但从实际情况看较难成行。

在组件不安情绪蔓延下,电池片环节却呈现难得的平静

硅业分会指出,当前P型M10电池成交均价维持在0.34元/W;N型M10电池成交均价降至0.41元/W。受益于在本轮博弈中的率先调整,截至目前,电池片环节基本做到盈亏平衡,相对其他环节略有优势

同样企稳的还有硅片环节经过半个多月的减产及清库,4月硅片环节产量预期维持在63GW,较3月环比下滑9.68%。InfoLink在4月18日指出,硅片库存最高峰值已过,当前库存呈现缓慢下降的状态,总量相比上周呈现缓降,大体仍落在30亿片以上。

展望后势,硅片环节的考量仍需落在与上游硅料端的价格博弈以及硅片端供需过剩仍旧严峻下,价格或难现反弹两方面上。

“彻底废了,”近日一家多晶硅企业人士在接手数字新能源DataBM.com调研时表示,多晶硅价格在短期内都不会出现较大的上升,主要因素还在于光伏全产业链情况堪忧。

4月以来,多晶硅价格在短期内出现快速崩塌从3月底的企稳6万/吨前后到本周的最低4万/吨,仅用了不到一个月。P型硅料全线跌破5万,部分产品价格跌至4万也让业内人士惊呼“至暗时刻”,直接突破了部分厂商的现金成本。

从近两个月多晶硅行情走势来看,本轮硅料价格下行与此前硅片端高开工率、高库存引发的上下游博弈密切相关。

硅片端在3月底受库存水平影响,产品价格一度跌破厂商现金流成本,对原料采购节奏的放缓直接导致多晶硅端口不断累库,据InfoLink数据,截至4月初,硅料供应端库存水平已超过22天

在4月长达半个多月的博弈中,硅片厂商在多晶硅采购中持续刷低报价的行为在4月第一周,第二周引发了多晶价格的“雪崩”,据硅业分会的数据,4月10日,P型全线产品跌幅均超15%,复投料跌幅更是达到19.9%。4月17日,多晶硅价格再现大幅度下调,N型料跌超10%,达10.41%。

这期间,硅片产商的超低报价也引发了硅料厂商的抵触,进一步加重了该环节的焦灼情绪。

从目前看,多晶硅原料工业硅价格已降至1.3万/吨的极限低价,预计再降的可能性不大。多晶硅环节本身则面临高库存及价格失速下滑的压力,在短期内,也无法指望产品及原料库存均在高位的硅片端能出现集中采购行为。

“难以看清”成为了本轮硅料降价潮中被频繁提及的词汇,不论是价格修复还是库存,亦或是光伏的四大主产业。

有业内人士向数字新能源DataBM.com表示,或许只有等到光伏各环节落后产能得到有效淘汰之际,行业的发展才能转向高质量持续向好。

阅读余下全文

值得一看

上拉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