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云再起!全球第一光伏企业发起专利战
专利战?不止!......
7月19日,美国最大的太阳能企业First Solar宣布正在调查其拥有的一项TOPCon太阳能技术专利存在的侵权行为。
公告显示,2013年,First Solar通过收购TetraSun 获得了该公司包括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中国、马来西亚、越南、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司法管辖区办法的专利,以及在欧盟和日本正在申请的专利,有效期至2030年。
First Solar 执行副总裁、总法律顾问兼秘书Jason Dymbort表示:“我们正在调查几家领先的晶体硅太阳能制造商是否可能侵犯我们的专利。如果发现侵权行为,我们打算通过执法、许可或其他措施来挑战潜在侵权人合法制造、组装和销售侵权TOPCon技术的能力,以维护我们的权利。”
资料显示,First Solar在其马来西亚工厂使用TetraSun 技术生产光伏组件,直至 2016 年停止生产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板。
“专利战”的新变化
“专利战”在光伏行业已不是什么新奇的手段,此前数字新能源DataBM.com也分享过许多有关专利战的内容。但纵观以往发生的国际专利侵权案中,数字新能源DataBM.com留意到有两个特点:一是中国企业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二是发生地区基本在欧美地区。不过在今年,上述特点逐渐开始模糊。
内卷至今,中国光伏企业已认识到保护自家专利已经迫在眉睫。天合光能、隆基绿能、协鑫科技等多家光伏龙头在公开场合多次喊话要充分尊重和保护技术创新,与此同时有的光伏企业已将保护专利落到实处。
天合光能在近2个月的时间里,向阿特斯、润阳、中清光伏、无锡云程等多家光伏企业发起专利战;大恒能源也在上月中旬宣布对于“全面屏技术”热河形式的侵权行为保持追诉权利……
与此同时,此次First Solar发起的专利战范围打破了此前专利战的地区特点,范围涵盖了美、亚、澳三大洲。此前专利纠纷在欧美地区较多。
专利战?不止!
First Solar在公告中并未将此次“专利战”中剑指对象挑明,但据业内人士表示,极有可能是冲着中国光伏企业来的。
众所周知,专利战实则是市场争夺之战。从First Solar此次发起的专利战的地区数量来看,不由感叹:野心不小。
正如上文提到的First Solar是美国最大的太阳能企业,也是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光伏组件企业。截至2024年7月22日,First Solar的总市值是216.4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74.14亿元,这远高于隆基绿能1084.42亿元的市值。
但在实际出货量上,First Solar远不及国内光伏企业。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First Solar总出货量为2.7GW,这仅次于国内一季度组件出货量第13名赛拉弗的2.85GW。
当下,受地缘政治、关税政策等影响,中国光伏企业自去年再次开启了新的“海外建厂”浪潮,而目标国从最初的东南亚,扩大至美国、中东等地。这也意味着,中国光伏企业的将进一步地融入海外市场,提升海外市占率。
在“来势汹汹”的中国光伏企业面前,First solar显然处于不利地位。毕竟中国光伏企业已经占据了全球超80%的市场,抓住专利这根“稻草”,First solar或许还能挣扎出一片天地。
First Solar此时挑起专利战,如若一旦取胜,那在海外建设TOPCon组件工厂的企业,最终极可能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即便失败,也能暂时拖住中国光伏企业在海内外市场布局的脚步,为其争取一丝生机。
阅读余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