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家光伏企业人事大变动!这家大换血!
下半年15家企业23位领导变动。......
不到一周的时间,两家能源企业出现了多位高管集体辞职的现象。
11月3日,福能股份董事长周朝宝、副董事长程元怀、总经理叶道正、副总经理郑声清、李东妙、江兴荣和陈文秦共7人集体辞职。
11月8日晚间,长源电力副董事长、董事袁兵,董事刘志强和副总经理邱华等4人集体辞职。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光伏行业急速爆火,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如饥似渴。但培养人才是一个漫漫长路过程,选择已长成的人才也是最为“解渴”的办法。而对于光伏人才或是“良禽择木而栖”罢了。
据数字新能源DataBM.com不完全统计,今年下半年来涉及光伏企业高层变动的企业就达15家,涉及高层领导23位。
扛不住业绩就跑路?
在下半年人事变动的企业中,最受关注的或许应是大全能源了。
8月5日,大全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LONGGEN ZHANG(张龙根)先生、董事兼总经理周强民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LONGGEN ZHANG(张龙根)先生申请辞去公司董事及专门委员会委员 职务,周强民先生申请辞去公司董事、总经理职务。”两人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此公告一处,引得行业内议论纷纷。在周强民离职前不久,今年6月,大全能源质量总监、副总经理谭忠芳宣布离职。外界猜测大全能源核心高管的先后出走,或许于大全能源业绩不理想有关。
今年的硅料价格一路狂跌,而大全能源的营收也同时向下飞奔。根据大全能源三季报显示,大全能源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47.81%,净利润同比下降66.07%;而第三季度营收更是同比下降57.38%,净利润同比下降87.61%。
据某业内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光伏企业的业绩压力巨大,各环节都竞争激烈,而当下局面势必会逼走部分扛了翻倍的KPI的企业高管。
“挖墙脚”或为更快站稳脚跟
而对于一个刚入行不久的企业来讲,挖墙脚或是能在行业中快速立足捷径。
异质结新贵泉为科技在上半年刚刚经历了一波大换血,而下半年的时候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董事会秘书和副总经理黄跃军、副总经理和财务总监袁宏又相继选择了辞职。
图源:泉为科技2023年半年度报告
对于,泉为科技这一波人事大变动,外界猜测或许是企业为了更好转战光伏产业。而董事长、总经理褚一凡辞去总经理一职,新聘雷心跃为公司总经理。而这位雷心跃曾在晶科担任生产主管、在泰州隆基乐叶担任组件基地总经理。新任总经理的经历使得外界的猜想得到了印证。
技术人员不流动?
数字新能源DataBM.com在统计下半年人事变动时发现,高测股份8月17日发布公告,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仇健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所任职务。阿特斯在9月29日公布了核心技术人员蒋方丹离职,同时吴坚补位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一角。
从这表面看似乎技术人才流动并不算频繁,但这只是一种假象。
据业内人士透露,技术人员跳槽相对比较低调。因为受到竞业协议的限制,有些技术人员会采取“隐形”跳槽路线,就比如入职时不用真名,借用兄弟姐妹的名字之类的,而这其中的原因更多的只能意会了。
虽然在职场,人员来来走走是件在正常不过。但是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高管还是技术人员的流失丢是一笔重大的损失。所以为了能留住人才,各家企业不仅给出年薪百万,还外加股权分红尽显公司诚意。
很多上市公司还会用员工持股的方式来留住员工。比如,晶科电力年4月就推出了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对象包括在公司任职的董监高和核心管理人员136人。而在下半年的股票回购潮中,像东方日升、晶科能源等许多企业都表明,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
其实,相对于上半年还有企业大刀阔斧换届,下半年目前的人员流动稍显放缓。或许是因为下半年来行业内卷加剧,各个企业业绩压力大增,加之现在经济下行,大家都不那么敢“轻举妄动”。
近年来我国光伏行业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除了头部企业加速扩张之外,更有大量跨界企业蜂拥入场,对各维度的人才需求量也是与日俱增,这也为产业链各环节的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人才正常流动是常态。
但同时,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光伏行业的内卷,不仅体现在产品价格上,更体现在方方面面,除了激烈的产品价格战,还有技术提升之战、营销之战,但这些的背后其实都依托于“人才之战”。正因如此,企业如何更好地留住人,是一门值得持续深入探讨的“好学问”。
阅读余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