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5GW!华电第一批国家新能源大基地项目投产发电
中国华电投资建设的新疆乌鲁木齐、青海德令哈、新疆木垒三大百万千瓦级国家新能源大基地项目正式投产发电。......
7月8日,从中国华电第一批国家新能源大基地投产暨绿色发展推进大会上获悉,中国华电投资建设的新疆乌鲁木齐、青海德令哈、新疆木垒三大百万千瓦级国家新能源大基地项目正式投产发电,总装机305万千瓦,每年可发绿电75亿度,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00万吨,节约标煤230万吨。同期投产的还有4个新能源项目、2个重大支撑性电源项目,9个项目共计装机896万千瓦,至此中国华电电力装机规模突破2亿千瓦大关,是2002年重组成立时的8倍,清洁能源占比达48.35%。
会上,中国华电还授予乌鲁木齐100万千瓦风光电项目、青海德令哈100万千瓦光氢储项目、新疆木垒105万千瓦风光电项目为“中国华电第一批国家新能源大基地百万千瓦级投产项目”;授予乌鲁木齐100万千瓦风光电项目、青海德令哈100万千瓦光氢储项目、甘肃九墩滩50万千瓦光伏项目、新疆木垒105万千瓦风光电项目、新疆库车55万千瓦光伏项目、天津海晶100万千瓦“盐光互补”光伏项目、云南剑角峰30万千瓦风电项目、湖南平江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项目、广东汕头2×66万千瓦超超临界项目九个项目为“中国华电电力装机突破2亿千瓦标志工程”。
中国华电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在大会上表示,站在新的起点,公司上下要坚持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攻方向,坚持新能源基地式、规模化开发和集中式、分布式开发并举,协同发展优质煤电、气电,创新发展氢能、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抓好项目建设和资源储备,创造条件加快投产一批、新开工一批、储备一批;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围绕产业发展加强前瞻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数据显示,在中国华电2023年上半年投资中,中国华电新增投产规模943万千瓦,其中风光电新增投产641万千瓦,为去年同期的15倍,一批百万千瓦级国家新能源大基地项目正在加快成形。
今年以来,中国华电以非化石能源为主攻方向,紧紧依托重大电力工程开展科技攻关,高寒高海拔水电施工、高腐蚀盐田环境光伏新设备研发应用、沙戈荒大基地防风治沙等重点科技项目取得成效;取得内蒙、甘肃两个千万千瓦级“沙戈荒”新能源基地以及“疆电外送”三通道新疆侧600万千瓦“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开发权。
本次投产的新疆首个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华电北疆乌鲁木齐100万千瓦风光基地项目是国家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引入光伏治沙及“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开展风电光伏治沙、防风、固草,系统保护和修复沙漠、戈壁、荒漠地区。每年可新增绿电25亿度,节约标煤8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10万吨。
华电青海德令哈100万千瓦光氢储项目则是我国首个高海拔光氢储项目,通过光氢储一体化的技术路线和技术体系,推动氢能产业链延长、价值链提升,实现绿电、绿氢消纳。项目年可发绿电22亿度,满足200万个家庭一年所需,年节约标煤54.3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48万吨,制氢规模600标准立方米/时。
新疆首个全容量并网的基地项目——华电昌吉木垒105万千万风光基地项目是国家第二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包括风电80万千瓦、光伏25万千瓦。风电部分采用新疆最大的7.5兆瓦等级陆上风机,提高了风能资源转化效率。年可新增绿电26亿度,节约标煤8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38万吨、二氧化硫420吨、烟尘等有害物质84吨。
华电天津海晶100万千瓦“盐光互补”光伏项目是世界单体最大的“盐光互补”项目,占地面积2万亩,每年可提供15亿度清洁电力,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125万吨,可满足15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河西走廊“电”沙成金——腾格里沙漠南缘的甘肃武威古浪县七道沟,这里是华电甘肃九墩滩50+2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是国家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年可发绿电14亿度,有效治沙2万余亩。
新疆单体最大的光伏基地——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广阔无垠的荒漠戈壁滩,华电新疆库车55万千瓦光伏项目,是国家第二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年发绿电9亿度,节约标煤3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2万吨,氮氧化物0.14万吨。是新疆同期投产单体最大的光伏基地,也是新疆阿克苏地区打造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改善当地电源结构和生态环境,为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清洁环保低碳的绿色能源。
阅读余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