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意为之?东方日升“瞒报”巨额合同纠纷
将近2年的纠纷始终未披露,深交所问询东方日升原因。......
近日,东方日升5.2亿仲裁案被终局裁决事件又有新动态。
10月9日,深交所对东方日升发送关注函,要求东方日升对于近日披露的《关于公司仲裁裁决的公告》进行自查并补充披露。具体案件回顾,请点击:东方日升:被判赔偿超5.1亿元!
被隐瞒两年的巨额赔偿案
9月29日,东方日升发布公告表示,国际商会国际仲裁法院(ICC International Court of Arbitration)已裁决(终局裁决),根据ICC的仲裁裁决,经公司计算,裁决给客户FOCUS FUTURA HOLDING PARTICIPAÇÕES S.A.(以下简称“FOCUS”)7167.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14亿元。
但数字新能源DNE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关于东方日升与FOCUS的合同与纠纷,东方日升并未披露过任何公告。东方日升不仅在2020年年报的未披露与FOCUS的合同事宜。甚至纠纷产生后,仍在2021年、2022年两年的年报中都表示“本年度公司无重大讼诉、仲裁事项”。2023年一季报中的“其他重大事项”中也没有提及此事。
所以从合同签订已有近3年,纠纷发生有2年,东方日升对此都毫无提及。而纵览其在2021年、2022年的年报中公布的一系列买卖合同纠纷案的金额,大多远远低于与FOCUS的纠纷金额。
直至到2023年半年报中,才提及关于公司有合同纠纷等诉讼事项,但因“未达披露标准”东方日升也并未说明具体纠纷,但涉案金额远低于与FOCUS的纠纷金额,故推算此亦与FOCUS纠纷无关。
图源:东方日升2023年半年报
而深交所也关注到了此事,于是要求东方日升自查并补充披露以下内容:
一、说明是否对上述仲裁事项按规定及时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如是,请说明具体披露情况;如否,请说明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具体原因。
二、说明就相关合同纠纷及仲裁事项进展与年审会计师进行沟通的具体情况,以及是否需要根据仲裁结果对前期财务报表进行差错更正。请年审会计师对前述事项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重点说明知悉相关合同纠纷及仲裁事项进展的具体时点,2021年和2022年年审工作中对于公司诉讼仲裁事项采取的审计程序和获取的审计证据,2021年和2022年年报审计报告中未反映相关情况的原因及合理性,相关事项是否需要对前期财务报表进行差错更正和是否影响已发表的审计意见,以及相应年度审计工作是否符合《审计准则》等相关规定。
三、关于2022年3月25日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于2022年9月15日注册生效,相关申报文件中并未提及上述仲裁相关的重大未决事项。说明未在申报文件中充分披露相关事项的原因,是否符合发行审核相关规则, 以及就相关合同纠纷及仲裁事项进展与保荐人等证券服务机构进行沟通的具体情况。请保荐人等证券服务机构分别对前述事项进行核查并发表明确意见,重点说明知悉相关合同纠纷及仲裁事项进展的具体时点,尽调核查工作中对于公司 3 诉讼仲裁事项采取的程序和获取的证据,证券服务机构出具的文件中未反映相关情况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尽调核查工作是否符合发行审核相关要求。
四、自查是否存在其他应披露而未披露的诉讼或仲裁事项。
概括来说,深交所的关注函传达的就是:与FOCUS的诉讼案件,东方日升此前为什么未披露?还有没有其他未披露的讼诉、仲裁。
同时深交所还要求东方日升于2023年10月16日前,就上述说明材料进行报送并对外披露,届时数字新能源DNE会持续跟踪。
违规信批早有前科
而关于信披违规东方日升在今年开年就已经“栽”过一次了。
今年1月,东方日升事业部全球市场总监庄某的一条朋友圈在光伏行业内”疯传“。其内容是:庄某转发了一条名为“15GWh!宁波双一力与海辰储能签订三年电芯供应战略合作协议”文章,并配以文字“发力储能,我们认真的,23年在手已签4GW时多了......”
随后,某券商分析师朱玥在该则朋友圈后回复称:“贵司组件成本是不是只有1.2~1.3了...”。随后,庄某回复称:“按照硅片报价5.1元/片,电池非硅0.14元/瓦,再加组件非硅成本0.6元/瓦,差不多是如您所说,这是电池+组件一体。”庄某还补充说:“求推荐,支持。”
图源:网络
当晚庄某就删除了此条朋友圈,不过为时已晚。这一条朋友圈还是引发了投资者们的争议。之后虽然东方日升紧急发布了澄清公告,但也受到了监管层关注。
1月12日和1月17日,深交所对此先后向东方日升发布两则问询函,要求说明其要求东方日升在朋友圈公布的数据是否真实,说明公司是否向员工培训了完善的信披制度等。并对未能有效执行信息披露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员工行为,给予充分重视,吸取教训,及时整改,杜绝上述问题的再次发生。
如果说,年初的信披违规是无意之举,那此次信披违规是否算是有意为之呢?而如此保密与FOCUS的“爱恨纠缠”又是为何呢?
资料显示,东方日升于2006年进入光伏行业,并于2012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从事光伏电池组件,主要产品覆盖硅料、电池和组件3项环节。在电池组件业务方面,截至2023年二季度,公司已形成25GW组件有效产能。预计2023年量产异质结电池生产能力将近3GW。
阅读余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