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环节齐爆发,半年净利翻2倍!20年组件老将能否“杀”回第一梯队?

数字新能源DNE · 2023-08-17 09:26:49

公司已形成电池+组件+储能一体化布局。......

伴随N型组件持续发力,这个比晶科能源、晶澳科技资格还老的企业正在焕发新的蓬勃生机。

8月15日协鑫集成晚间披露,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6.1亿,同比上涨100.2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亿,同比增长197.35%,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81.98%;基本每股收益0.019元,同比增加216.67%。

谈及业绩增长原因,协鑫集成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充分把握市场机遇,连续中标入围国央企组件采购项目,上半年公司中标体量行业领先,储备订单充足。公司将进一步发挥资源整合能力,联合优势企业,对海外重点市场适时进行产能布局,实现全球区域竞争优势的发展目标。

实际上,从去年年底开始,协鑫集成已显露出了柳暗花明的态势。2022年四季度,公司扭转前三季度小幅亏损的颓势,转亏为盈,实现全年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时一举结束此前长达两年(2020-2021)的亏损局面

在出货方面,公司作为深耕组件领域长达20年的老将,在2021年完成组件产能迭代后,于2022年实现光伏组件销量6.6GW,同比增长190.8%,为公司业绩触底反弹形成有力支撑。

自2003年成立后,协鑫集成即专注于光伏组件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并不断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发展至今,公司已形成电池+组件+储能一体化布局,并有望在未来形成光储板块协同发展

来源:国联证券

组件方面,公司自2020年开始通过计提及技改淘汰落后158/166小尺寸组件、电池片产能,并于当年4月宣布斥资180亿在合肥投建60GW组件项目,发力210可兼容182。

其中,合肥一期15GW已于2022年实现全面达产,二期一阶段7.5GW项目预计在今年下半年投产,配合预计在10月末投产的江苏阜宁12GW组件项目,到2023年底,公司有效产能或将超过30GW。

电池片方面,协鑫集成在2022年10月与芜湖湾沚区签约,将20GW高效N型TOPcon电池片制造项目落地于此。到目前,芜湖一期10GW电池产能已于7月28日投产,并将在三季度末前后达到满产。

届时,公司将在N型布局上初步形成产业链端协同竞争优势。电池片的投产也将充分满足公司合肥组件大基地的产能配套需求,加强组件及电池片产能的匹配度,降低供应链风险,提升产业链整体毛利水平。

到目前为止,受益于组件行业大尺寸及N型变革,协鑫集成成功实现底部反转。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20.1%;同期归母净利润2715.73万元,同比增长24.62%;归母扣非净利润1869.8万元,同比增长155.13%。

同时,受益于N型组件溢价红利、上半年原料降价及合肥组件一期15GW项目达产的规模效应,公司毛利实现同比修复,2023年上半年公司组件毛利利从2022年的6.02%反弹至9.02%,提升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在常规组件以外,协鑫已率先布局BIPV组件及海上光伏组件领域,公司当前面向市场提供“鑫福顶”和“鑫云顶”两种BIPV组件,并在高可靠性防浸泡海面漂浮组件方面已获下游订单。

采用协鑫集成海面漂浮组件的全球首个深远海“风光同场”一体化项目——山东省海阳市深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

在电池、组件以外,公司正在积极推动储能业务,当前公司已在徐州规划30GWh储能系统产能,其中一期10GWh已率先建设投产。

在储能领域,公司产品已覆盖 KWh 等级户用、100KWh 等级工商业应用、MWh 等级场站应用,后续将充分利用公司组件销售平台,推广公司光储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国联证券估算,储能板块或于2024年起为公司贡献实际产出。

为巩固竞争优势,协鑫集成在今年8月初定下了48.57亿的定增募资计划,其中34亿将用于推进芜湖协鑫二期高效电池片项目(二期10GW)建设。

展望后市,随着组件、电池、储能产能的逐步释放,协鑫集成这个深耕20年的老将或将凭借N型机遇重回第一梯队。


阅读余下全文

值得一看

上拉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