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相加码投资 “通威们”为何要成为光伏“全能王”?

新能源微报 · 2022-12-16 09:38:31

通威股份聚焦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大力布局,或将成为光伏领域的“全能王”。......

近日,千亿光伏龙头通威股份发布公告,拟与江苏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署投资协议,在南通投资建设年产25GW高效光伏组件制造基地项目,预计固定资产投资额约40亿元。

项目计划于2023 年开工建设,并力争于2023 年底前投产。

这是继9月份宣布在盐城市投资25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后,通威股份在该领域的又一“大手笔”投资布局计划。

更值得关注的是,通威股份年内已经多次发布大额对外高投资公告,通威股份聚焦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大力布局,或将成为光伏领域的“全能王”。

高调进军组件赛道 一再加码大额投资

8月下旬,通威股份全资子公司通威太阳能拟中标华润电力3GW光伏组件集采项目,被市场视为其切入组件赛道的标志,也是引起市场的一场震动。

通威股份对媒体表示,公司自2013年收购合肥赛维时即有部分组件产能,并在此基础上一直保持着研发推进和少量扩产,因此积累了一定的技术与市场基础。

而8月份的中标华润电力光伏组件集采项目,无疑是在宣告通威在组件环节开始进入“厚积薄发”阶段。

随后2个月,通威又连续拿下广东电力、国电投、大唐集团等多个组件招标,据媒体不完全统计,通威组件累计中标规模已超8GW。

在快速拿下多个组件招标大单的同时,通威在组件产能建设方面也毫不含糊。

在中标华润电力光伏组件集采项目一个月后的9月22日,通威股份宣布将在江苏盐城投资建设年产25 GW高效光伏组件制造基地,预计固定资产投资约40亿元。

不到三个月后的今天,通威股份再次宣布在南通追加25GW高效光伏组件制造项目。

加上公司现有的14GW组件产能,通威股份在2023年底将实现南通25GW、盐城25GW组件产能,预计2023 年底前形成组件产能64GW。届时,通威将妥妥地成为组件领域一线规模企业。

全产业链出击 “全能王”快速崛起

短短时间在高效光伏组件环节的布局一再加码,将补足通威股份在组件环节的短板。

在南通项目的公告中,通威股份称,适当拓展组件环节,有利于充分发挥自身在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领域的领先优势,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光伏产业结构,保障公司光伏业务稳健发展,符合公司“打造世界级清洁能源运营商”的发展战略。

作为硅料、光伏电池片双料龙头,通威股份目前拥有高纯晶硅年产能23万吨,太阳能电池年产能63GW。

但在这些环节的扩张,在今年也在加速推进。

3月31日,通威股份发布发公告,同样是子公司通威太阳能拟在眉山天府新区青龙街道投资建设32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一期2023年12月底投产。

8月17日晚,通威股份公告,拟在包头市投资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及配套项目,涉及投资金额约140亿元,项目将于2024年内竣工投产。

通威股份在南通项目的公告表示,公司将基于在高纯晶硅及太阳能电池业务形成的领先竞争力,拟增加对先进组件产能的投资,为下游客户提供更多高性价比光伏产品。

拥有硅料、电池片巨大产能的通威,在完成组件产业链的布局之后,通过产业利润空间的均衡规避市场风险,容易形成品牌粘性,价格和品控上也更具竞争力——这在华润电力项目上,已经小试身手。

通威未来在光伏领域的全面竞争力已经不容小觑。

光伏企业“一体化”布局已大势所趋

不过,在光伏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布局可不止通威股份一家。

就在12月13日,晶澳科技发布公告称,拟对公司一体化产能进行扩建,包括石家庄年产10GW切片及10GW电池项目、石家庄新型电池技术研发中心项目、东台年产10GW电池和10GW组件项目,预计投资额分别为55.02亿元、4亿元、56.45亿元,合计投资115.47亿元。

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晶澳科技在一体化产能扩张上已累计投资约506.37亿元。

近年来,光伏领域已经掀起了“一体化”的风潮,并在2022年这股风潮变得格外激烈。

除了通威股份、晶澳科技,众多专业型企业都开始全产业链布局。

今年3月18日,东方希望宁夏晶体新能源材料项目启动,最终将建成年产40万吨高纯晶硅、49万吨工业硅以及单晶、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的上下游一体化全产业链项目。

6月17日,天合光能公告,拟投建年产30万吨工业硅、年产15万吨高纯多晶硅、年产35GW单晶硅、年产10GW切片、年产10GW电池、年产10GW组件以及15GW组件辅材生产线。

10月25日,协鑫集成公告,拟在芜湖市湾沚区投资建设20GW光伏电池及配套产业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80亿元。

……

光伏产业“一体化”俨然已是大势所趋。

光伏企业为何如此青睐“一体化”?显然是为了降本增效,将利润空间和市场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2021年以来光伏行业火热,但火热的却只是硅料价格,产业链的利润也主要集中在上游硅料、硅片环节,中游电池片环节、组件环节利润艰难,甚至一度出现全行业亏损的局面。全产业链布局将更具有竞争优势。

根据安信证券的测算,硅片+电池片+组件一体化的单瓦毛利相较于电池片+组件一体化和组件专业化分别高出43%和118%。

其次是提升品牌价值。全产业链布局后,形成品牌的粘性,也形成了品牌的市场竞争优势。

最后则是为了及早布局应对未来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市场萎缩的风险。届时,面对行业必然到来的下行期,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必然比单环节“作战”的企业更能“打”、更能“扛”。

阅读余下全文

值得一看